周三市场又是普涨,讲实话大家其实蛮开心的,至少从春节前的阴霾中走出来了,也看到了曙光了,至少是这样的。
而且新的逻辑已经成立了,那就是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无论是新闻还是各种文章甚至是研报的轰炸,大家都很清晰的知道了,市场在做高低切换,市场正在加速的去除高价高估高位的东西,资金正在疯狂的低吸低价低位低估的东西。当然这也是既成事实了。
本来今天还想聊点开心的话题的,可是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恰好卡到了我的研究点上,所以晚上文章就说下吧。
其实现在大家都在说低位低价低估,但是对于99%投资者来说都没办法清楚的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才算是低价低估低位的资产。
比如说,低价,多少算低,是不是价格越低越好,一两块的最好呢?其实稍微看一看就知道肯定不是,因为很多低价股本身价格低就是因为有暗病,比如说有的是亏损严重的,有的是可能要退市的,有的是天生就是没有成长性的,还有的就是存在大股东问题的。五花八门的,这里面其实绝大多数的都好甄别的,但是有一类成长性不足的不好鉴定。
所以,低价绝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在成长性良好的情况下,价格越低越好。低价的前提是这个行业,这家企业具备较强的成长性…
那么低估一定不是完全大家说的PE,PB之类的了。明确的说肯定不是。
我现在是做周期性反转,研究估值,算得上这个细分的专家级的了,但是遥想当前刚入行就知道看PE,PB这些的时候,那被骗的可惨可惨了。
记得当年被估值理论骗的最惨的就是对于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判定,当年眉飞色舞原油迸发的时候,现在大家吐槽中石油怎么垃圾,要知道当年中石油上市的时候估值并不高,甚至当年的中国神华也是估值很低的。就好像现在你们看一些有色包括锂资源,硅料这些的热门的东西估值都不高啊,觉得也是有价值的。
但是大家不要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属于上游周期性企业,上游周期性企业的特点就是,需求上升,涨价,产能扩张,营收放大,利润大增。每股利润自然就很高,这样子PE就会立马变成几倍甚至十几倍。
但是过一阵子,需求一下降,价格下跌,产能扩张上去了就是产能过剩,再跌价,营收收缩,利润大降甚至大幅度亏损。完了每股净利润就见鬼了,这时候PE可能是几百上千倍,甚至出现市盈率是负数。
所以,在低估这个领域里一定要注意上游周期性行业的估值是倒过来看的。
还有就是一些本身就存在估值陷阱的,这类还好判别一些,比如银行,高速,基建,电力之类的一些成长性本身就不高的行业,也没什么太大的周期性,这一类的估值天生就低。这没办法,这种很容易成为新人的估值陷阱,因为这类企业,长期看利润年年都不错,也很稳定,估值也很低,但是你会发现基本上也没啥涨幅。这典型的就是现在很多小姑娘追求稳定找了个踏实可靠老实巴交的男娃儿,婚前贪图人家老实巴交,稳定。婚后又去骂人家不会搞钱,没有成长性,比不上这个也比不上那个的。你说,这男娃儿哪里有什么错误?
所以,当我们去看到低估的时候一定要去看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估值分布,处于近十年估值底部的可以参考,当然上游周期性行业除外。
最后一个就是低位,什么叫做低位?什么位置是低?从100块跌到50块算不算低?
其实低位我觉得大家从周线角度去看,近两三年没涨的还在下面趴着的都算是低位。这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
相对那些三年十倍的,三年三倍的,只要还在底部趴着的都算是低位。或者是对比上一轮牛市最高价,都打一折了也是低位。
所以,很多时候话很清晰,低位低价低估,字都认识,但是还是稀里糊涂,没用的。
最近的三天市场普涨了三天,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子普涨是不对的,但是也都知道相较于之前的下跌趋势,这三天算是转势了…
但是转势不一定是从下跌趋势直接转为上涨趋势哈,中间还有种可能就是转为震荡趋势,所以后面一段时间市场要出现分化了,说白点就是集中资金去搞目前大资金都在买的东西了,形成新的风格了,而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就是我们之前说的低估低价低位的资产崛起,但是这里面大家选择的时候就稍加注意估值陷阱这个东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