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弄堂印象

弄堂印象

作者: 光明奶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13:09 被阅读50次

    逢年过节我就会和家人一起回卢湾,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弄堂里看阿娘和爷爷。

    我一直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上海人来说,市区的里弄文化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整个上海市区文化的缩影,而我个人的成长阶段中对里弄文化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童年时期对上海的印象是 “虚荣,凶,非常八卦”,这个标签直到现在也是我对很多上海市区中老年人的印象。若你在九十年代开辆桑塔纳不偏不倚停弄堂前大门口是件很有面子的事,弄堂里那些平时自傲得不得了的老上海会从藤椅上直起身给你边抱着微笑边目送你进家门,还有的人会主动围上前对你嘘寒问暖,即使他们可能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再说 “凶”吧,十几二十年前,至少是在我的童年印象里,在上海市区弄堂里讲普通话是会被人围观的,而且是很不友好的围观。若此时你不识趣地拿起相机想拍点弄堂建筑,那往往都会遭来围观者的一顿沪语讥讽甚至辱骂。其实时至今日啊,上海市区很多老饭店仍然是这样,你操普通话与上海话会遭遇到明显不同的待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受沪上人欢迎日日爆满的老牌饭店在互联网上的评价普遍很低的原因。此外,“八卦” 也很 “上海人”,要是哪家出了什么事,无论好坏与否,都会成为整条弄堂几个礼拜的谈资,每户还会自行补充不清楚的细节,然后平时在门口拣菜聊天的时候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版本。

    青少年时期,我感到市区一下子 “冷静” 了:弄堂追逐打闹的小孩少了,聚在一起交流绯闻的阿姨少了,上海人似乎开始学着两耳不闻窗外事,学着各顾各生活。或许是因为弄堂门口的外地游客一下子增多了吧,弄堂里的老人都不大愿意出门买菜,拿着菜篮子在街上走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变得有些 “格格不入” 了。

    再接着,上海弄堂里上海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是等待着拆迁,也或许是不愿意租客把自己的心爱的老居所弄脏弄乱,不少房子开始空置。此时的弄堂也显得更加冷清了,偶尔有操着普通话的游客进弄堂走捷径也没人会上去阻扰;前后门的保安从上海退休爷叔变成了安徽苏北的年轻人;门口的早餐店和饭店也变成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在卖什么的 “潮店”。

    后来等拆迁的上海人或许是等不及了,弄堂也跟着彻底变了,变成了群租客的世界,也真变成了外地人口中的 “市区贫民窟” “KDS土匪集中营” 了。最近一次回去距离上次才时隔两个多月,大半条弄堂竟被群租客占据。搬藤椅晒太阳和拣菜的老人变成了席地打牌的外地年轻人;经典的黑漆大木门按租客要求换上了丑陋不堪的枣红色防盗门;越剧和稀奇古怪的鸟叫声变成了打网游时撕心裂肺还带着脏话的吼叫声 ... ... 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随意进出弄堂每户不上锁的房子里拍照,旅行团可以大张旗鼓地穿梭在弄堂里 ... ...

    弄堂终于变成了大家的弄堂了。

    弄堂印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弄堂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z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