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村里的一位老人今天去世了。机缘巧合,我告诉了她的亲人如何为她进行临终关怀以及命终之后的超度。同时借此机会,写下此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信佛的人自然会相信我写的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不信佛的朋友,我觉得也有必要看一下,起码在亲人临终和命终之后再为他们尽一点孝,也是无害的,万一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那么你为亡人所做的事情,将对他产生无尽的利益,同时对在生的人也是利益无量的。
首先,作为佛教徒来说,要正确认识死亡、从容面对死亡。佛教认为,天地万物因缘而有,有聚集则有离散,皆属无常。有生必有死,这也是自然规律。世间之苦,可分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其中生死苦最为根本,所以佛教由此创立,死亡成为了佛教徒精进修行的动力,了生死也成为了佛教最根本的修行宗旨。
佛教徒由于视人生如幻,身体为臭皮囊,视死亡为必然的现象,因而不会奢望长生不死,临终时,由于有佛教的信仰和一定的修行,就不会于家庭、事业等贪恋不舍,以至辗转难于咽气;死后也不求厚葬,一般都按最简单、洁净的火葬法来处理。富有菩萨精神的佛教徒还可能作遗体捐赠,或布施鱼鸟;对于临终的亲友,能善巧开导,慈悲助念;面对亲友的亡故,也能节哀顺变,不事哭泣,以免扰其正念,同时视其情节,为其追福超度。佛教徒由于相信佛法僧三宝有大功德,相信万法唯心,因而会着重于修心、不断减少内心的贪瞋痴烦恼,如积极行善积德,持戒念佛,积累往生善道、超登净域的资粮;或努力修习禅定、开发智慧,力争明心见性、参透生死。这样一来,通常都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临终坦然应对,气定神闲,甚至能预知时至,安祥往生。
佛教徒由于相信因果,持不杀戒,因而在面对天灾人祸等种种压迫时,会认真反省,诚心忏悔,以积极的心态转变人生,而不会去自杀。因为自杀并非一了百了,反而会投生恶道,受更大的恶报。同时,佛教徒孝敬父母,强调厚养薄葬,在办丧事过程中,不事虚荣,不讲排场,并力戒杀生,以免徒增亡者的罪业。
人在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有若生龟脱壳,众苦交煎,痛不可言。一般人因贪恋娑婆世界,恐惧死亡,或诸般因由,致无法安祥辞世。色身虽死,心识则随业力牵引,转世投胎。死亡时之心境、念头,影响来世至剧,故临终处理是否允当,实关联亡者神识之升沉。所以佛陀在世时即非常重视临终关怀。以阿弥陀佛为主的净土宗佛法以信愿念佛、带业往生极乐净土为宗旨,对临终关怀及丧事活动更为重视,如临终人所处环境的布置,对临终人的说法劝慰、助念,从咽气到出殡之间的禁忌、要求,死后七七日中的作福追荐等等,都有近乎繁琐的规定。
临终之人,通常是疾病缠身,许多器官功能丧失,饮食无味,还得忍受疼痛,生趣全无,甚至大小便失禁,十分狼狈;面临死亡,心中充满恐惧、焦虑,时而神志不清,甚至产生幻觉。此时,亲属应积极为其延医治疗,请专人服伺其饮食、起卧、清洁等,同时最好请患者所尊敬、喜悦的人前来探视、劝慰,令其高兴,以减轻其身心痛苦。
家属应注重病者心灵所需,令其放下执著,导向宁静平和。病者神智尚清醒时,随侍在侧者须先以言语安慰,此举甚为重要。依人生诸现象而论,彼于世间奔波忙碌,临终之际,难免挂碍,或执著子孙、金钱,乃至心怀嗔恨(如与亲属不和、子孙不肖),或有心愿未了,纵然阿弥陀佛欲来接引,但彼诸般执著,往生极乐遂成画饼。故安慰临终者,应趁其尚能言语,探问有何遗愿,或未了之心事,及后事如何安排,宜极力应承,满其所愿,务使其心无牵挂,了无憾恨。如病入膏肓,本人愿回家往生,也不愿实施抢救,应尽量满足。
其次,应劝其放下万缘,至诚念佛,发愿往生极乐。病人心地善良,可劝谓其曰:“你一生行善,必可往生极乐世界。”并为其解说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之殊胜功德。若病者平生作恶多端,则告之曰:“此时唯独阿弥陀佛可救你、度你,因其发四十八大愿,可救度作恶众生,你只需诚心忏悔,一念回光返照,专志念佛,必可蒙佛接引。”
当确定病者已回天乏术,急救亦无从延长其生命时,应当机立断,放弃急救,以免临终者受无谓痛苦。与其让病危者插满管子,或受挤压、电击、针扎,忍受煎熬,不如助其安祥辞世,让亡者保有最后的一点尊严!应尽其所能,令临终者心境安宁、祥和。若能于熟悉处所断气,可促使亡者安祥辞世。若是僧人,最好能在寺院圆寂;若是俗人,自家住处较令病者感觉安适,若能于家中死亡最为理想。即或不能,亦应要求院方撤除监测器、摒弃一切检验,务使不受医疗干扰。同时与院方协商,争取能适时安排助念。
患者在奄奄一息之时即应为之助念,或者不断播放佛号和经文,不可至体温全无方行助念,因彼时神识恐已脱离,未能掌握机先,助念恐徒劳无功!若有条件和经患者允许,可悬挂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使患者随时能看见。助念或播放的内容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为主,中间可以穿插《佛说阿弥陀经》、《往生咒》等。念佛的方式有三个:一是用备好的念佛机,一按钮即可称念;二是善友们跟随念佛机同念;三是不用录音机,只几位善友同念。注意人数不必太多;人多时可以轮班替换,免致时间长了辛苦;可以不敲鱼磬,免致尖锐声音刺耳;可以燃香供鲜花。
病人临终之时,有三忌:一忌见到仇家,易引动瞋恨心;二忌亲人临床挥泪,未死先哭,徒增恩爱悲伤;三忌喧哗吵闹,扰乱正念。这些都可能影响其往生净土。
病者气绝后,神识仍在,犹有知觉,需待24小时后通身冷透,神识出离,寿、暖、识皆脱离躯体,方算死亡。因此助念至少应念至全身冰冷。如本人不愿让人助念,也应珍重其信仰,不可勉强。另外,许多学修法相宗的人发愿往生弥勒菩萨居住的兜率内院,有的发愿行菩萨道,世世生于人间弘法利生。因此助念时应区别对待。
若病者大量出血,为免虫蚁爬上身体,可于病床四脚放置水盘,同时点燃蚊香类,以免病者不胜虫类所扰,产生嗔念。宜预先考虑,勿使虫类靠近,亦不致因此令尸体难以处置。病人断气时,神识尚未完全脱离,仍可感受痛苦,此时勿行搬动、急忙更衣,勿立送冰库,以免破坏正念,不得往生。印光大师于此亦曾开示:“病者临命终时,搬动卧处,更换衣服,实是增其痛苦,促其速死,孝子仁人,何忍出此。”应待尸体完全冷透后,才可搬动、入殓。
亡者遗体冷透后,即可入殓。寺院僧人圆寂,一般是停尸一天不动,大众轮班助念。24小时后始入殓,先为亡者热敷,以热毛巾搭敷关节处,令筋骨活络,始为其更衣。若有死未瞑目者,亦待全身冷透,以毛巾热敷双眼,数分钟后即可合拢。不宜厚殓,应衣以洁净旧服,新衣布施他人,以增亡者之福。一切以简约为原则,不尚奢华。殓后即可装龛(僧人)、入棺,现代一般是送入医院太平间或殡仪馆的冰库。若没有条件或需要停灵,则须置于通风处,注意防止蝇蚁等上身,夏季尤其要做好冷却,防止尸体腐烂,造成环境污染等。
关于葬礼,世界各地的葬法系有火葬、土葬、水葬(或海葬)、天葬(鸟葬,流行西藏地区)、野葬、岩葬、树葬等,其中以火葬、土葬居多。火葬原为印度葬法之一,意指焚烧遗体,埋其遗骨。佛陀在世时,印度即视此法为正葬。直至现代,中国大陆也在广泛推行火葬。家属可将火化遗骨安置寺院,由出家众诵经超度,兼以早、晚课之熏习,尚能聊种善根,复以讲经、打七及诸法会功德回向之,令消宿业,培植冥福。如遇客死异乡、溺毙、失踪、空难等,未寻获尸体,应于寺院设牌位超度之。
因亡者于七七四十九日之内为中阴时期,罪福未定,可烧香、燃灯续明于塔寺中,七七日内,为其修福,最为有效。如何为其修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寺庙内为其立往生牌位,让牌位在佛殿中日日与诸佛菩萨相伴,听僧人念经超度,对亡人利益无量!不仅如此,为亡人立牌位的生人也会因此而得到无量的功德和福报,利益自己全家及子孙后代。办理完丧事后,如有余钱,应将之用于印经、放生、造佛像,亦可用于慈善救济,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净土。
全文毕。
重视亡人的临终关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