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804:李密身上隐藏的3个问题,值得深思

《资治通鉴》804:李密身上隐藏的3个问题,值得深思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16:07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卷第一百八十六,唐纪二,618年(武德元年)八月至十二月,不满1年

    薛举病逝,太子薛仁果继位

    【原文】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

    八月,薛举遣其子仁果进围宁州,刺史胡演击却之。

    郝瑗言于举曰:“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胜直取长安。”举然之,会有疾而止。

    辛巳,举卒。太子仁果立,居于折墌城,谥举曰武帝。

    上欲与李轨共图秦、陇,遣使潜诣凉州,招抚之,与之书,谓之从弟。轨大喜,遣其弟懋入贡。上以懋为大将军,命鸿胪少卿张俟德册拜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

    初,朝廷以安阳令吕珉为相州刺史,更以相州刺史王德仁为岩州刺史。德仁由是怨愤,甲申,诱山东大使宇文明达入林虑山而杀之,叛归王世充。

    已丑,以秦王世民为元帅,击薛仁果。

    丁酉,临洮等四郡来降。

    隋江都太守陈稜求得炀帝之柩,取宇文化及所留辇辂鼓吹,粗备天子仪卫,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其王公以下,皆列瘗于帝茔之侧。

    宇文化及之发江都也,以杜伏威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仍上表于隋,皇泰主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

    沈法兴亦上表于皇泰主。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置百官,以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百药,德林之子也。

    九月,隋襄国通守陈君宾来降,拜邢州刺史。君宾,伯山之子也。

    虞州刺史韦义节攻隋河东通守尧君素,久不下,军数不利。壬子,以工部尚书独孤怀恩代之。

    初,李密既杀翟让,颇自骄矜,不恤士众。仓粟虽多,无府库钱帛,战士有功,无以为赏。又厚抚初附之人,众心颇怨。

    徐世勣尝因宴会刺讥其短。密不怿,使世勣出镇黎阳,虽名委任,实亦疏之。

    密开洛口仓散米,无防守典当者,又无文券,取之者随意多少。或离仓之后,力不能致,委弃衢路,自仓城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轥践。

    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无翁盎,织荆筐淘米,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之皆如白沙。

    密喜,谓贾闰甫曰:“此可谓足食矣!”

    闰甫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民所以襁负如流而至者,以所天在此故也。而有司曾无爱吝,屑越如此!窃恐一旦米尽民散,明公孰与成大业哉?”

    密谢之,即以闰甫判司仓参军事。

    【原文华译】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1 八月,薛举派儿子薛仁果进兵包围宁州,被刺史胡演击退。

    郝瑗对薛举说:“如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应该乘胜直取长安。”薛举同意,不巧有病而止。

    八月九日,薛举病逝。太子薛仁果继位,居于折墌城,谥薛举为武帝。

    2 皇帝李渊想要与李轨联手图谋秦、陇地区,遣使秘密抵达凉州,招抚他,写信给他,称呼他为堂弟。李轨大喜,派他的弟弟李懋入朝进贡。李渊任命李懋为大将军,命鸿胪少卿张俟德册拜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

    3 当初,朝廷以安阳县令吕珉为相州刺史,将原相州刺史王德仁调任岩州刺史。王德仁由此怨愤,八月十二日,王德仁引诱山东大使宇文明达进入林虑山,将他杀死,叛归王世充。

    4 八月十七日,皇帝李渊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攻击薛仁果。

    5 八月二十五日,临洮等四郡归降唐朝。

    6 隋朝江都太守陈稜求得隋炀帝的灵柩,取宇文化及所留下的皇帝辇辂及鼓吹乐队,勉强凑成一支天子仪仗队,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其余被杀的王公以下,都埋在杨广坟墓之侧。

    7 宇文化及从江都出发时,任命杜伏威为历阳太守;杜伏威不接受,仍上表于隋,皇泰主拜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

    变民首领沈法兴也上表于皇泰主,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设置百官,以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李百药,是李德林之子。

    8 九月,隋朝襄国通守陈君宾投降唐朝,拜为邢州刺史。陈君宾,是陈伯山之子。

    9 虞州刺史韦义节攻打隋朝河东通守尧君素,久攻不下,数次作战不利;九月十日,以工部尚书独孤怀恩替代韦义节。

    10 当初,李密既杀了翟让,颇为骄矜,不体恤士众;虽然占着粮仓,粟米很多,但是没有府库钱帛,战士有功,没有东西赏赐;又过分优待初附之人,众心颇有怨恨。徐世勣曾经在宴会时讥刺他的缺点;李密不悦,派徐世勣出镇黎阳,虽然名为委任,实际上也是疏远他。

    李密开洛口仓散发粮食,但是没有人看守,没有人称重统计数量,也不需要凭券,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来取,也随意取多少;于是有的人离仓之后,背得太多,力不能致,就把粮食丢弃在街道上,自仓城到外城郭门,地上米堆积厚达数寸,为车马所碾压踩踏;

    群盗来就食者连同家属近一百万人,没有瓦罐木盆,织荆条为筐来淘米,稻米大量漏出,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上去就像白色的沙滩。

    李密喜悦,对贾闰甫说:“这就叫作足食了!”

    贾闰甫回答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今人民之所以扶老携幼,如流而至,就是因为‘天’在这里。而有司毫不爱惜,这样糟蹋粮食!我担心一旦米尽民散,明公与谁来成就大业呢?”

    李密感谢他的话,即刻任命贾闰甫为判司仓参军事。


    【学以致用】

    看这段记载,说说李密身上隐藏3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只有团伙思维, 没有团队思维

    这两者的区别在哪呢?

    团伙就是凭义气、个人感觉的好坏来管理,在利益分配上,就是抢光分光,明天再抢。

    团队是凭规章制度来管理,奖罚分明,有纪律,有机制(比如分配、晋升、奖罚,岗位职责...等等)

    “密开洛口仓散米,无防守典当者,又无文券,取之者随意多少。”

    领导者是要有会计思维 ,是需要精打细算的。

    你看李渊,连向突厥借兵买马这种事情算的死死地,兵超过一千绝对不要,买马的时候,先付一点点钱,即便士兵自己掏钱,他也拦住不让,以后再说...

    这只是经济问题吗?

    不,这是政治问题,更大一点的讲,这涉及到治国平天下的问题。

    老板要节约,一开始就得如此,并长期以往。

    因为你要打仗,你还有很多对手,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胜最后一仗...

    即便统一了全国又如何,就能奢侈浪费吗?如能站在全国,站在全天下百姓的角度考虑,依旧得精打细算...

    所以,以团伙思维去经营事业,是不长久的。

    李密的这种特性让我想到一个好兄弟, 就是笔记很早之前有提到的我那个好兄弟

    他就是这种性格

    很多年前我与他(他因为编制在县城上班,但为人讲义气)聊过这种现象,他喜欢以兄弟情义来维系兄弟利益,可是这种情况一碰到利益问题就会崩盘。

     凡是以此感情用事的人,一定会遭到社会的“毒打” ,后面确实如此,那些围绕他身边转的人,在他快要进入低谷期的时候都跑了。

    你能怪那些离开了的人吗? 不能的,只能怪自己智慧还不够。

    2,分配是要讲究科学方法,而不能仅靠老板感觉

    “厚抚初附之人,众心颇怨”

    这在企业里面很常见,对于学习股权的老板来讲,基本上都有这个问题。

    老员工(过去有贡献),与新员工(现在或未来有贡献)你怎么分?

    分的不好,老员工觉得你这种人不讲义气,有能力的新员工觉得跟着你没什么出息。

    李密就是从讲义气的角度来分配,对老员工好。

    但这里面就有个很尴尬的事情

    就算你对老员工再好,老员工也是不会太领情的。

    因为,老员工对你太了解了,你曾经做的不义的事情,老员工心里的账本是有记录的。

    比如李密杀翟让,他就一辈子背上了“不义”标签。

    同时很多老骨干不立刻离开公司,只是还没有合适的过渡机会,一旦有机会加入新公司,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离开。

    所以,作为企业领导者,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分配方式,这决定团队治理的底层逻辑。李密好像缺少这根弦。

    3,密喜,谓贾闰甫曰:“此可谓足食矣!”

    李密怎么能这么想呢?

    他这是自欺欺人吗?

    估计还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

    对于公司来讲,利润很重要,但现金流更重要,这是常识问题。

    所以,对于夺取的前朝留下的粮仓,怎么能够看作是“足食”呢?

    真正的“足食”标准应该是,组织有好的税政,老百姓能够在纳完税之后还有结余粮食,遇到灾荒的地区,国家有粮食可以赈济,

    也就是一边钱能稳定的收进来,一边钱能合理流到有需要的地方,在一进一出之间,老百姓手里的饭碗有保障,财富能稳定,同时还有军粮的保障,这才叫“足食”

    所以,李密当个小老板是不错的,当个管天下的大老板,他这个视野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够。估计还是输在年轻上,从政治角度看,才36岁的李密(582年生)确实还不够成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804:李密身上隐藏的3个问题,值得深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at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