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并且把这个观念也应用于所有的人和事情上面,我认为年轻人一定强于老一辈,新出现的事物一定会取代存在多年的事物。我甚至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越前人,就算暂时还没有超越也认为着自己有无数可以超越前人的机会存在,同样,尚比我年轻的人,我也认为他们一定会超过我们。
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事情不是这样,首先我超不过前人。这个时候开始我的想法变的很决对了,我发现了绝大部分人我是完全超不过的。我并不是说一定要超过他们,只不过是前人创造的东西我们一直坐享其成无法创新那就是在坐吃山空,而这山啊,总会被吃光的。从这里讲,就可以断定出,我们只是在新时代里面顺着往前走而已,走的还是和父辈一样的路,成就却是永远也超不过他们。
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家的村子里面有了个微信群。我也很荣幸的被拉了进去。平时消息太多我是屏蔽着的,但是某一次打开就看到。有几个人在聊着天,内容就是倾诉自己的工作然后预备从其他地方获知更好的工作随后被‘带’进去。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很正常的求职而已。但是让我震惊的有两点。其一是他们工作要么在煤矿,要么在桥梁队然后预备换的工作是去修公路或者去做建筑。其二是他们都是我从前一起长大要么大我三岁要么小我两岁的同龄人。
他们的这种近况,完全的打乱了我的认知。我自认为一代人是强于一代的。但他们现在的工作我认为是我们父辈、爷爷辈的人做的。我幼稚的认为现在都2019年了,是可以没有那些下矿、架桥、修路等危险的工作的,其实我也了解什么工作都是需要人做的,但是没想到是我身边的人是我同龄人。
这个时候那所谓一代人强于一代的观念不攻自破。我就转而考虑,他们怎么子承父业,还是在继续做着父辈不得已习惯而后厌倦的工作。农村家庭普遍想的就是让孩子出人头地、不在像自己一样辛苦。但是这个愿望好像也在变的奢侈,寒门难出贵子。
老家的同龄人,有上过三五年学的,也有上过初高中的。他们应该选择会比自己的父辈更多,但是又为什么选了自己父亲二十余岁时走过的道路。
之前看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孙少平在地下工作的描述深深的打动了我,当时就在考虑要不毕业了我去下矿一段时间体验一下生活。但是毕业后才发现,自己是去不了煤矿的也去不了其他一下完全依靠劳力的地方。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把我夹着,难以低下去,也暂时高不上去。那么我的就业只能参考我身边的人,同专业的人做什么,我好像就理所应当的该去做什么,身边的人有什么观念我好像也会慢慢的被这个观念所侵染。那么,有了这种想法,我的猎奇心理还会促使我去体验一些与我‘阶层’所不符合的工作嘛?很难。
所以,知道了那些朋友的职业,除了震惊和难过之外,我想到的是圈子很重要。他们这样一个带一个,你带我去煤矿,我带你桥梁,他带我去修路,这有什么不同呢?我并没有轻视这些工作,凡是职业都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我们这一辈子啊,总的做出点什么来吧!至少能把父亲超过,我们总是走着之前父亲走过的路,那你的后代又能走哪条路呢?
我原本是认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但凡是浪一定能够推翻前浪。但是现在才慢慢的发觉,你要推翻前浪,你要速度快,势头猛,而且你还要在一群这样的浪潮之中前行。
我本认为一代人强于一代 关注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