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的复合体,反映个体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能力。语言表达不仅包括口语表达,还包括手势表达,表情表达和书面语表达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与历程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53758/9ef0b70a1843058f.png)
在口语萌芽期,清楚记得我家吃饭都是说“米饭吃”的发音紧缩现象。还有此阶段的声母偏误高发期(交叉或后移)难区分n和l
孩子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如果了解,就不会在育娃中焦虑不安等,深有体会
语言理解能力先于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儿童的口吃并非真正的“口吃”,只是思维发展超过语言发展的一种表现,随着语言能力提高,这种“口吃”现象会逐渐消失。所以知道了这点,有类似情况的不需要焦虑
而且第一章早期阅读也提到阅读不仅仅是书本以及亲子阅读,还包括身边的广告牌,路标等都属于早期阅读范畴
这些潜移默化的图标输入,先理解后表达原则,环境的语言刺激数量和质量很关键,否则不利于语言发展,而且单向传递如电视,录音机,缺少语言互动也不利于儿童语言发展,这个自己深刻反思,起初接触国学,买了台国学机天天播放磨耳朵,也没见孩子语言能力改变,反而快两岁才开始说话,没有互动与交流,错过了语言不可逆的最佳时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已然快三岁,把握住感知运动阶段,在前运算阶段好好引导,每天绘本互动,语言交流,即使磨耳朵也是自己先学会,再来给孩子互动,深知不能错过语言能力不可逆的飞速发展时期
虽然语言理解能力促进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它又增强思维的光度和深度,加快思维的都速度
此外语言教育必须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要摒弃死记硬背式学习,以及超越儿童理解水平大的语言材料,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文字,符号以及图画书等,现在就是以简单绘本,字少绘本等
乔姆斯基被誉为“当代认知科学之父”语言学界的爱因斯坦,提出人类语言能力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语言元素学习或是刺激-反应强化所习得,而是天生就有一种语言机制,即语言天赋
这章节让自己了解并体会到孩子的发展规律以及自己的今后态度,阅读不能间断选择适龄的资料,语言环境的刺激要有质有量,不能再单向传递式学习,多陪孩子互动游戏等,而且自身认知要不断提升来带动和影响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