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科学和教育中的偏见
1.儿童内在自然秩序的展现及其障碍。
偏见
长久以来,人们在儿童问题上所积累的偏见更多,实际问题也更棘手。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人们认为要保护儿童儿童必用的,不必承受过早的脑力劳动的心态。
对所有那些人来说,儿童是空白空洞的存在,他们能做的就只是游戏睡觉,或者听听童话故事打发时间。(我在学习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
儿童的心智形式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总会在合适的时候自己表露出来。
牧内美(Mneme):现代心理学将存在于无意识中的一种记忆形式取名为牧内美(例如对母语的学习)
纪律
纪律也是那些有小孩子表现出来的神奇现象:他们是自由的选择工作,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可是他们不受干扰的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既安静又守秩序。
他们的这种行为能持续很久,即使老师不在也一样。没有妒忌,没有竞争,只有彼此帮助。
他们是安静的爱好者,而且以寻求安静为一种真正的享受。
孩子所表现的服从也渐次递增,最终达到”快乐服从”的境地,可谓迫不及待的服从。
这种服从不是教育的直接结果,因为一切都是在没有说教,没有鼓励,没有奖励,没有惩罚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产生的。
人类历史上存在一个”空白页”,一页没有文字的白纸和那是有关儿童的一页。
秩序与良善
在孩子的行为中,显然存在着某种自然的秩序形式。
秩序不等于良善,但是或许是通向良善的必经之路。
秩序来自隐藏的内在引导。任何人都不应妨碍儿童为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而在准备好的环境中自发进行的活动。
在我们谈论”恶”与”坏”的时候,必须区别”混乱无序”和”道德沦丧”之间的不同。有为引导儿童正常发展的自我规律的”混乱”,并不一定是”坏”。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儿童的淘气有为引导心智构建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无序状态”,他不是坏,但会影响个体日后的正常心智运作。
健康与偏态
儿童身上的通病——不安分,懒惰,不守秩序,粗暴,顽固,不听话等——只是功能性疾病,可以经由一种心理保健的方式恢复健康,换种说法即“正常化”。
恢复健康的这些孩子会像前面提到的有纪律的孩子那样,在最开始工作的时候,温文有礼出人意料。
这种正常化的结果并非是“儿童服从某个教训他们和纠正他们的老师”,而是他们找到了自然规律的引导,即恢复正常的运作,并能够通过外显行为展现那种“心理的生理发展”,它同身体的生理性一样来自内部,源于灵魂的复杂迷宫。
所谓蒙台梭利方法正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我们可以肯定,自发性的纪律是所有惊人的成就的基石。
所以首先应该达到“正常的运作”及一种“健康”的状态,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健康状态,被我们称之为“正常化”。
成长的基础
在成长过程中,人的潜意识当中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的成长,正是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促成每一个个体的构建。
如果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机会并配合其内在需要,使他们能尽全力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成长本身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
可以说童年是一个引导儿童长大成熟和自我完善的“内在生活”阶段,此时外在世界的价值在于是否有助于达到造物者所设定的目标。
因此儿童所渴望的是符合其内在需求的事物,并且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这些事物。
我们观察到当一个孩子处在一个有利的、准备好的环境中,并且能自己选择器具和工作时,就会表现出平和、愉悦的态度。
大孩子不能以竞争来激励年幼的孩子,反之他就会赢得小孩子的爱戴,小孩子也会很努力。年幼的孩子在大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可以肯定成功是必然的,因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长大,因此大孩子不会因自己的年长而招来小孩子的嫉妒。
小孩子的淘气是一种自卫或无意识中绝望的表现,原因可能是他无法在那个“时期”(我的理解是敏感期)发挥“功能”,而那个时期每分每秒都关系到他的未来与进展。
淘气也有可能是因缺乏环境刺激而呈现的一种心智饥渴焦虑,或是没有行动自由的退缩表现。
开阔心胸的教育
用直接纠正及压制的方式对待缺点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
缺点只能经由“扩展生活空间”来纠正,其为人格发展提供更多的通道,引发更广泛的兴趣,而不是只注意身边的人整天与他们比较。
我们应该推动一种宏观的教育,能使人超越现实的利益。太执着于眼前物质的得失,才会引起嫉妒与争执而开阔的心胸,能引起另一种情操,使人愿意为一切能推动人类真正进步的事业献身。
教育的第1步应该是把儿童从毫无生气的世界带出来。基本技巧是先“解除妨碍儿童进步的桎梏”,然后是儿童的能力逐步增加诱因,以满足潜藏于心灵深处的人性倾向。
与其抑制儿童的欲望,不如鼓励他们去征服无限。
在这个时期充满一切现实的可能,我们可以也必须教导儿童,尊重那些其他的自然力量及人类社会所制定的外在法规。
总之,道德问题也就是善良的问题,无法和幼儿讨论,只有在儿童能够推理之后,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带到哲学领域来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