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的培训课有一节课时武汉大学的一个教授上的。这个教授的课让人听了都不在瞌睡了,与其他老师的不同点是,他不像其他老师照书搬照书读,以至于过于刻板没有亮点,这样的氛围瞌睡虫就来了。而他的课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且有趣味性,脱稿授课让人有一种学习的好奇性,于是专心听讲。除此之外这教授还有点文艺性,善于观察并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因此平时爱好摄影的他,课件上都放了养眼的帅小伙的工作状态的配图用于教学。所谓寓教于学大概就像他这样的吧!还有根据这个教授的说话声音的干脆利索清晰且带磁性以及配合肢体动作语言散发出一种有涵养的人。所以谁会拒绝跟一个有趣的人学习呢!
也正因为有趣时间过得特别快,接着茶歇时间到,趁着休息时间培训班主办单位这时发学分证,大家伙一窝蜂围了上去,由于证少人多不够分配,只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发,完成了这些人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句,生怕领不到证,感觉比领一百万还要紧张。
一样东西由于供少于求,需要的人越多越显珍贵,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短缺原理,人们就会凭着本事哄抢。结果到了上课时间依然乱哄哄的,像几岁的小孩完全听不进讲台上主持说返回座位听课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的想着学分证。
紧接着的授课老师无奈只好就着这些个烦杂的声音,面对零散坐着的人继续上课。
这位老师或许是排在的那位有趣教授的后面,又或许是业务上的精攒能力稍逊于有趣的教授,所以学员的利己之心与懈怠无可厚非。这大概也是从中心理的表现吧!
从另一个方面也表现了这大多数人虽然接受了中高等教育,但是人的素质还没有上去,他的学历水平跟素质是不相匹配的。你想啊,一个老师辛辛苦苦准备的讲义跟授课知识,同时完成查房看病人的工作量。这样子现在两台上被这些只是为混个学分证而来,根本不是接受继续教育充实自己,提高知识储备量,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想想是有多么的不尊重辛苦付出的口中叫做“老师”的人。到底是人性不能考验的啊,像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跟市井小民好不到哪里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