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我又要摸黑前进了。坐公家车的时候貌似经过了南普陀,号称厦门第二风景线。虽然我是个无神论主义者,但是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还是要打个卡的。起码以后别人问起还能装装样子。
一打开地图,上面有南普陀的详细资料,一看时间可把我急着了,下午四点半闭馆,一看手机还有半个小时就关门了。这不赶紧的往前奔着,瞎琢磨十分钟以后,终于找到了地方,老远就看着游客们络绎不绝,掐着时间赶紧进门了。
进门处可以烧香,但我不懂这一套,所以自动省略,其实对于我们这种不懂佛教的人来说,来到寺庙能干啥,无非就是看看古建筑,金佛像,还有放生池的鱼和乌龟,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证明我来此地一游,然后打卡完毕。
“五老峰”漫长的阶梯我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导游团,所以索性混着听讲解。进门的时候有十八罗汉,导游为此彻底解说了一番,越听越觉得无趣。便一个人顺着长廊观赏起来。这些房子保存的跟电视剧里面的差不多,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古色古香,越往前走,都供应着相应的佛像,当然我并不知道这有什么区别。
放生池走到一半的时候,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说着什么,干脆也去凑热闹了,原来是一位义工对普陀寺进行解说。普陀寺是闽南佛教重地,经历了漫长了岁月,一代一代传递下来,无论是思想还是建筑方面都保存的比较完整。
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走进了这座寺庙,虽已经接近榜晚十分,但是游客还是很多。
大班生摄影师出来祸害人间了。由侧门进入天王殿,整栋建筑看起来像是一个“口”形,尤其是站在中间的时候。从左侧走廊过去,是十八罗汉,左右两侧各八位罗汉,正好有一个导游团,所以混在其中蹭知识。过了一会觉得全是干货觉得无趣,就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转了转,凭着好奇的心理哪里人多去哪里,目测前方有很多人聚在一起,所以一溜烟也混在了人群里。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位大师在对游客们进行景点讲解。
直见这位大师器宇轩昂,出口成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简单几句话就引起了我的兴趣。走进了一看,原来是一位义工解说员,就暂且称呼他为庄先生吧。
小伙伴们各自出去耍了庄先生主要详细的介绍了寺内的几大景点,但很遗憾我只听到了一半,所以错过了一些重要的景点。普陀寺有三绝,第一绝是 太虚亭,主要是纪念了高僧太虚大师。亭中有一碑,是丰子恺大师为太虚高僧的画像,此为二绝。然后是五老山五峰,俗称“五老凌霄”,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
往后走,可以看到一面石墙上个“佛”字,从小往上看,“佛”字是微微向前倾的,这其中是想告诫世人应该谦虚。每年慕名而来的人都会来拜这个“佛”字,为什么它这么受欢迎呢?
在庄先生的介绍下,我们得知这里是佛教重点,而江浙两岸信佛的人众多,在文化大革命的期间,很多人从后山偷偷翻过来拜“佛”字,久而久之,自然就家喻户晓了。
后山“佛”站在“五老凌峰”的山脚下,我跟随前面的队伍向上攀爬,但这次的确高看自己的体能了,我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到达山顶,那都是一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这条路十分崎岖,越往上走,就越感叹老祖宗们精湛的手艺,走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一对情侣,男才女貌分外般配,男孩子一直牵着女孩子的手鼓励她往前走,我又猝不及防的吃了一把好狗粮,所以开启超速模式,不屈不挠的往上爬着,聒噪的蝉鸣强烈的撕扯着我的耳膜。终于,我到达了山顶。
从山顶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半的厦门风景,图中最高的房子是厦门大学的明思楼,隐约可以看到厦门大学的操场和教学楼,以及普陀寺部分建筑。而在厦门最好的摄影地方是哪里呢?自然是日光岩,它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可以360°俯瞰厦门风景,向来是摄影家必争之地,当然这是后话了。
俗语说下山容易上山难,每次爬山我都有深刻体会,下山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还在奋力攀爬的旅客,有人询问我路程还有多远,我笑着说再多走几步就到了。人生路再难再远,都要咬牙坚持下去,不然怎么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美景呢。
“五老峰”山顶来到普陀寺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庄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些心中的疑惑也逐渐浮现了答案。庄先生教会了我旅游的意义,一段风景并不只是单纯的看看拍拍照,更多的是要去了解。而无论这段旅途辛苦与否,我们都要学会活在当下,知足常乐。
生活的质量完全取决于自身,心态好吃方便面也是香的,把以前的生活拿来参考,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再一次感谢庄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