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游记拖了半年才写完,有一个遗憾:没有登上鼓浪屿、没有去南普陀寺的。
厦门,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鹭岛。但是,厦门并不是福建的省会。在1980年批复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所以发展的比较好,可能这样也就使得它的知名度高于福建省会泉州。
这次是从深圳坐高铁出发的,到达站是福建北站。很想吐槽下厦门出站的设计,指示不明确,对于第一次来的很不友好,如果不想直接坐地铁或者公交的话出站简直是噩梦。而且晚上太晚坐地铁过来后很多出口是封着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指示。
厦门主要分岛内、岛外,北站就是在岛外。出站后海风拂面还是很舒服的。附近有一些学校,住宿的话一些小的民宿比较多,提供开车接送(提前预定的话来接还是比较方便的)。不过有计划的话还是不要在北站附近租酒店的好,主要的景点什么的都在岛内周边,住这边会很堵。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ed10accc542aaa9d.jpg)
因为这次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下午到达后酒店已经住满,当时就选择在这片学校附近的民俗住了。类似于城中村,店家提供免费的矿泉水。
来厦门肯定要吃海鲜了,不得不来的一个地方就是老街一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b180b025131ee5e8.jpg)
地点:厦门市中山路步行街
中山路步行街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也是现保存较完整的展现近现代旧城的街区。有小走马路、陈化成故居、中华第一圣堂等众多人文古迹。
夜晚这里人头攒动,美食的烟火气,商贩的吆喝音混合着现代led灯光招牌,能体会到厦门的特色夜晚。
刚好这里距地铁镇海路站四百多米,在十字路口的每个方向是都有可以去玩的地点。
在老街一号这边是厦门比较有名的中华城,整个看起来很恢弘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20aed74831ce3ed2.jpg)
老街一号首先要吃的海鲜大餐就是这个了,龙虾、扇贝、生蚝等等都可以在店家随意搭配的。
吃起来整体味道是偏辣的,这使得辣和海鲜的鲜甜以不同的方式刺激着你的味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dc8e1d42b777448b.jpg)
不过在这边来你要有耐心,而且需要有小伙伴一起帮你找位置,真的是生意火爆到没有位置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cf6c533b01c858ba.jpg)
龙虾沙茶面也是被很多人推荐必点的,不过那这些配料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添加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8470da8dd3340226.jpg)
蚵仔煎这个是绝对得推荐的一道特色美食了。(闽南语读做ǒu-ā-jiā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公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泉州南安人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蚵仔煎的口感是带丝丝的辣味,混合着鲜甜,因为制作方法的缘故吧吃起来是带点脆的。
姜母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4a8ba564699e74ea.jpeg)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如台湾等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春季食用。
封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f497ae0135bce71e.jpg)
当时这个也是听一家街边店老板推荐的,其实做出来的和真正的不一样。查了些资料看到真正的同安封肉是一整块的。
沙坡尾--吃堡
网上很多推荐来了后在厦门环道路的沙坡尾,这里集中了很多本地特色美食。
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毗邻南普陀寺和厦门大学, 其名来源是因为这是一大段沙滩的最末端,而且各处的沙子都会流到这里来.早期的厦门港是一处弧形的海湾,这一带海湾呈月牙型,金色的沙滩连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称。
吃堡共有五层楼,一层和五层为“综合馆”,二层是厦门馆、三层是漳州馆、四层是泉州馆。目前正是营业商家45家,其中包括中华老字号和舌尖上的中国推荐商户19家,地级市老字号和二十年以上老店22家。
类似于糖水,夏天吃起来清凉可口。不过对于不是很喜欢甜食的可能就不太友好了,花生汤有点甜。
还有一种比较黑暗的料理--酱油冰淇淋,这个有点咸,可以尝试下。
至于吃堡的其他特色没有一一尝试,感觉这边太过商业化,食物已经本源的了吧。吃的其他的不是过咸就是食材处理的有点问题。
山腰梅兰浮粿坊
感觉这里可能太过商业化,吃起来总是觉得差点意思。下次来之前还是需要好好的做份美食攻略,找一些老店。
在思明南路的洪善寺对面的老小区门口发现一家老字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b17f014d29ce8acf.jpg)
听来买的大姐也说是一直来买的,做的确实挺好吃的。
沿着这条路走会路过鸿山寺,有素食可以尝尝。再往前会路过猫街,猫街的隔壁就是沙坡尾了。
不过在路边留意点会发现本地另一个特色--土笋冻。
也是路边小店,听说老板娘是退休后干起这个的。
土笋又名涂笋,据《闽小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历史上最出名的要数晋江安海的土笋冻,味美甚鲜,在《闽杂记》也记载:“涂笋生于海滩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产。”今安海产量最多。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闽南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不过,我们几个小伙伴吃过后的一致评价是略带腥味。
早餐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ad2c98221774842e.jpg)
海鲜锅边算是这边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早上吃起来还是很开胃的。听福建的朋友说,这个是传承已久。日出打鱼前的早餐配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91703/359499e67d62a2d2.jpg)
当时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早点,端上来吃过后瞬间明悟。其实就是与我们常吃的混沌类似,在四川也叫抄手,在广东叫做云吞,大同小异。
霞浦扁食与福州肉燕做法及其相似,区别主要在皮的原料上,霞浦扁食的皮是面粉加番薯淀粉,福州肉燕的皮是猪肉加番薯淀粉,皮的传统纯手工做法都是撒上一层淀粉折叠擀一次,反复多次,把皮擀得很薄,这样做出的皮薄而韧,包馅也和福州肉燕一样,只用薄竹片抹一点馅在皮上,单手攥紧即可,因此霞浦扁食吃的是皮和汤。福建其他地方的扁肉及全国其他地方的馄饨相比之下就厚皮大馅,近似小饺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