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几个农民催生的中国速度
读快递中国
文/方木鱼
风风火火,快递中国;日日穿梭,快递小哥。
我在书里看过一句话,是一个作者,他写:因为 工作的原因,我几乎每天都要收到编辑寄来的信件。所以,与快递小哥就熟了起来。
后来,我终于过上了这种梦寐以求的时刻,最高峰的时候,有时候一天会收到五六件快递。通常是,刚刚拿了一件上来,又要登登登下楼去拿另一件。
《快递中国》是一个很大气的名字,中国真的可以快递吗?
没看这本书之前,怎么也想不到,三通一达,居然出自同一个县,浙江省桐庐县,居然还出自同一个乡,歌舞乡。这真是个好名字。长袖善舞,谁也想不到,这群泥腿子出身的乡下人,在中国大地上舞动得虎虎生风。
自然,三通一达之间肯定有着种种割舍不断的关联,事实也果真如此。亲戚,同学,朋友,好在,他们没有反目,没有撕破脸,而是在有争议的时候,选择了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以韵达为例,我所不知道的是,韵达居然创建于1999年,那时候,我才刚刚初中毕业,正在高中的水深火热里翻滚着。然后十年之后,我在所在城市的一条小胡同里,去 韵达的网店拿货,那是一间不能再难找,不能再小的房间了。过了几年,韵达换到稍微宽一点的一条胡同里去了,占了前面的一小块露天的地方拣找快件。大概在千年或者去年左右,韵达终于搬到靠近大路的一个门脸店。再过了一段,他旁边的一家店倒闭,韵达租下了旁边的门脸,扩大门面。今天我路过的时候,发现韵达在重新装修自己的招牌。
韵达的发展大概可以看出快递在中国发展的一个趋势。
我的同事说,有一年,三通之一的一家网点转让,不过让交5000块钱,后来由于没魄力,放弃了,这是一件想想就和可惜的事。
但细细想来,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就像赖海松放弃一单就挣好几十万的木材生意,转而去从事送一单快递仅几毛钱的生意一样,什么事请,人们只能在它成功以后才想到去后悔自己的选择。可是,如果老天再重新给他一个机会,他还是会放弃。这就是命,是战略眼光与人生魄力的问题。
书里有一个细节,赖海松的岳父去世后,赖海松去十三陵转了一圈,回来后,心情大变,开始让利于民,让利于底层的网点主。这个细节让我感动。
快递中国是一本很有含金量的书,作者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朱晓军,这就保证了这本书的质量。书还没有读完,就像中国的快递,如果没有送到你家门口,那么一定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