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量学生不读书、不练基本功却反复改作文。
这是绝望的人在做最后的挣扎,盼望大力出奇迹,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幻想。
一个经常写出范文的人,一篇习作改一改,改得更好乃至成为范文是完全可以的。有的同学从来就没有写出过范文,不具备写出范文的积累和基本功,反复改也不过是原地徘徊。这样反复改会有什么质的变化吗?根本不会量的变化呢?微乎其微。从非常差改到了比较差,还是一个差。考试评分上都未必能显示出这种变化。
造成这个荒谬现象的,是家长和老师们从来没有给孩子指出过正确的写作道路,让孩子只能在迷茫中硬着头皮往前冲。运气好的,蒙对了方向成绩好一点;运气不好的,持续投入毫无收获干脆放弃。写作究竟如何提升,完全是一种玄学。
孩子们的迷茫,责任在成年人指导不给力。我们责无旁贷,难辞其咎。
明明是我们不给力,还推脱说你改得还不够多、书读得还不够多、积累不够多、写得不够多?真的是这样吗?
更有甚者,从一开始就放弃教学生写作,直接带学生拼凑、套作,几篇好素材来回背诵和套用。这种模式下的孩子,面对写作、面对未来会有深深的自卑和恐惧。
无论我们说学诗功夫在诗外、艺术源于生活,还是加强课外阅读、讲究深度阅读,还是强调写读书笔记、交流思考,还是突出多写多练提升文笔;只要没有系统化梳理,只要不是立足全局指导一隅,都是无效且有毒的。这是欺负孩子们不懂事,是用盲人摸象、断章取义的碎片化指导在糊弄,瞎指挥还故作高深。这就像碎片化的鸡汤,单独看每一句都很对,可没有形成系统,哪一句都没用。
碎片化只能提供必要条件,但学生需要的是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
简单粗暴的低质量发展时代结束了,写作也要讲究高质量发展,讲究系统化思维。
摘自微博哲别20090324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