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上班这点事儿心理
放飞梦想 | 用理智做出选择

放飞梦想 | 用理智做出选择

作者: 羽林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1-12 10:33 被阅读0次

任凭时光流逝,无论是刚刚脱离稚嫩,还是久经人生考验,我们追求梦想的心不曾改变。梦想人人都有——实现财富自由、设计酷炫产品、游历大好河山、体验不同人生……可梦想对于绝大多数人也仅仅是梦想而已,从未追逐过梦想,更别谈实现梦想了。

为什么梦想永远照不进现实?那是因为梦想的追逐通常伴随着改变,而改变就意味着要做出选择,面对选择人通常会陷入矛盾与困惑之中,不知如何是好,迟迟做不出决定也就永远迈不出追逐梦想的第一步。

在梦想起飞前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面对的选择虽多,但困惑无外乎三种。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予以破解。


一、预设选择

人一辈子会经历许许多多不同的轨迹,这其中就不乏由父母影响、家庭环境和自我期望所预设好了的人生轨迹。一旦形成“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就会造成现实的选择困境。

我们可以用决策心理学中的“规则遵循理论”来解释。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一个决定之时,往往会基于自己的身份,并遵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以便使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社会情境更好地相适应,这就是“适当性逻辑”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大学毕业生在做就业选择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专业对口问题,他们希望能在对口岗位上继续专业的学习与实践,这是最符合他们身份的一个选择;又比如一个组织领导者往往喜欢做出一些“雷厉风行”或“不留情面”的决定,因为他会认为这样做是他作为一个领导所应该表现出的一面;再比如现如今在“创业需要大学生”,“大学生是新一代创业者”的风气影响下,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越来越关注,投入了更多的热情、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尽管这其中有些人并没为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种基于和遵循身份而做出的选择,会给我们头脑设置一个框架,限定、阻碍我们的思考。我们做选择时更多地会想“我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擅长做什么”;更多地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我们就陷入了预设选择的思维定式里,好像只能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而这注定要做的事又往往不是自己喜欢做或想做的事。

要想破解预设选择不难,我们只需要明白以下道理,并予以实践即可。

1、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每个人都应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2、重新选择,并不等于从头再来。人的职业生涯有内外之分,内职业生涯(比如: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等)是连续发展的;而外职业生涯(比如:职位、社会地位等)是曲折发展的。

总之,不管我们做了哪个选择,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我们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我们不会改变的东西。

二、两难选择

人通常在关于个人前途和事业发展上做选择时会陷入两难境地。比如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不同,就业选择时是以专业还是以兴趣为择业标准呢?生活环境和工作需求相冲突,是该工作迁就生活还是为了生活牺牲工作呢?对现行工作厌恶,可又需要工作收入,是该果断辞职另寻出路还是为了生活继续工作呢?等等。

其实虽然处境各不相同,但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两难境地背后的统一问题:首先,都有唯一的理想目标;其次理想目标与当前现实情况相反或者相差悬殊,两者相冲突;最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糟糕的内心状态。看似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无路可选,其实这种困局的产生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其自身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的原因。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

四种典型的隐含假设:

1、“赛道假设”: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胜利者寥寥无几。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典型赛道假设的体现。这种隐含假设容易让人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只能亦步亦趋地在固化的轨道上奔跑。

2、“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联系。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声乐,但是长大后就不在演奏,更不会在职场中加以使用。这种隐含假设让很多过往经历难以发挥出其真正意义。

3、“僵固型心智”:以一种固定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天赋不够,或智商平平。这种隐含假设容易让人一遇到挫折就自怨自艾,丧失勇气。

4、“零和博弈”:在与人竞争中,倾向于从他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这种隐含建设容易让人只是一味争夺,而不能学会成长。

其实当陷入隐含假设所造成的两难选择时,我们只需要

三步就可以轻松走出僵局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对;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其他出路,并进行尝试。

对于灵活的思维框架,我想推荐

三种思维方式

1、目标悬置: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通常要不就是串行处理,处理完一个再去处理另一个;要不就是并行处理,同时处理多个目标。这种两种处理模式都有一个特点:心急。要不就是为了处理下一个目标,急急忙忙完成当面目标;要不就是想一下同时玩多个目标。这时不妨换一个思维方式,将目标悬置,占时停一停,可以休息下或是做些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再重新开始。

2、能力嫁接:出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需要,人的潜意识里会将整体分解成局部,把不同的事物划分类别,建立区隔。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从小学习不同课程,到了大学还要选择不同专业学习,这都是在建立区隔。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科与学科之间,能力与能力之间是有迁移力的,有些方面是互通的,这里的知识能力在其他地方也是能应用的。

3、特性改造:对于工作和爱好,人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爱好是主动;工作很辛苦,爱好很愉悦等等。其实工作和爱好是可以进行特性改造的,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比如:中国电子竞技选手SKY(李晓峰)从一个游戏玩家,发展成为电子竞技职业选手。

三、多样选择

现如今的人们其实并不缺少选择,反而往往因为选择太多而苦恼。这时又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思考”。可问题又来了,一般人在做选择时,很难做到精细化思考,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理学和心理学大师詹姆斯 马奇曾说道“对现实世界中决策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在同一时间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点呢?这通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维度做出评估。这对职业抉择这一典型多样选择非常适用。

就拿求职为例,假设现在有A、B、C、D四个工作机会,每个工作都有优缺点,令你难以抉择,这时该怎么办?

1、“重新定义问题”将原来的问题“四个工作机会选哪个”重新定义为一个更根源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工作”。

2、“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

3、“因素赋权”对罗列的因素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到5分)。

4、“打分出结果”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如: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最后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高得分者。


到此为止,选择时最常见的三种困惑我们都已有了应对之策,其实选择的方法秘诀并不难。

希望以上这几种选择的方法,能够让大家的梦想顺利起飞!

梦想起飞后我们便是同行者!

以后的道路就让我们一同前行,倔强成长吧!

相关文章

  • 放飞梦想 | 用理智做出选择

    任凭时光流逝,无论是刚刚脱离稚嫩,还是久经人生考验,我们追求梦想的心不曾改变。梦想人人都有——实现财富自由、设计酷...

  • 理智和内心

    由理智做出选择,由内心给出答案。

  • 如何做出理智的选择?

    作者 | 正太叔转发无需申请、转载请先向我申请白名单 大家好,今天正太叔又要给大家普及有趣的经济学知识了,同样我仍...

  • 2022-08-05

    不能放飞自我 理智 克制

  • 菲儿三行|拥抱生活

    阳光下舞蹈,放飞梦想 欢笑,伤悲 用真情把生活拥抱

  • Maggie每日一画#Day31

    放飞梦想,放飞自我。

  • 鳐鳗鱼~自由飞翔的鱼

    放飞自由、放飞梦想; 放飞个性、放飞文采; 放飞心灵、自由翱翔。

  • 理智做出改变

    有时候明明知道那是正确的选择,但还是迟迟没有行动起来,亦或者半途而废,这感觉真的糟透了。我以前是个受情绪影响很大的...

  • 用歌声放飞孩子的梦想

    歌声的翅膀宣传单 你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吗? 《让我们荡起双桨》《上学歌》《黑猫警...

  • 放飞梦想,用行动诠释未来

    梦想是翅膀,无论何时都不能折断自己的翅膀。生命没有草稿,年华不容浪费,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停的向前走,让梦想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飞梦想 | 用理智做出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jl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