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新生第一次写作文,要求是以“坚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因为初中时,学生都接触过议论文,所以在课堂上我只是引领大家简单复习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并温馨提示大家多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和诗词歌赋,多列举几个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例子。也提醒他们可以先打打腹稿,最好是在草稿纸上列提纲。
“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现在,开始吧!”我微笑着说。
一些同学略加思索后便奋笔疾书,多数同学有思路后开始伏案动笔,自然也有几个同学对作文兴趣不大,或者是因为读书太少,不知如何下笔。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或蹙眉思索,或文思泉涌,竟然还有几个临时抱佛脚的,直接翻开语文课本现找事例。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毕竟是高中语文第一次作文,我在心中对自己说,孩子们也不容易,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素材,暂且将翻课本视为正常现象吧。
有两个男同学,虽然我走过去轻声提示了几次思路,并严慈相济地进行了劝告和提示,但是第一节课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看着身材高大的他们,坐在凳子上不知如何下笔,也是可怜到值得同情。
但是,作文不能只坐在那里不思考,我一遍遍既温柔同时也很坚定地鼓励着:“只有先动笔去尝试,才能越写越有东西可写,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自然,多数孩子在第二节下课前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并在交作文后领走了一张印有4篇范文的纸张,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研读。
我在批阅作文时,发现许多同学都引用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故事,而且有不少同学把他的感人事迹介绍得既详细又生动。我不禁联想到一周前,我在周末的第二节语文课堂上,给他们播放了《典籍里的中国》,正是观看了《徐霞客游记》的前半部分话剧内容。孩子们将这位原本就家喻户晓的地理学家的故事,引用到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典籍的力量,可见一斑!孩子们不仅观看在了眼里,更是牢记在了脑海。我再次深受感动,感动于徐霞客先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由衷的热爱,也感动于这群花样年华的孩子,他们吸收着典籍的营养,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