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进典籍

走进典籍

作者: 珍哩小仙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3-01 21:47 被阅读0次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两天又看了两期《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央视推出的一档“宝藏”文化综艺节目。通过聚焦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中华历史文化典籍,以古今穿越、时空对话的形式,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和传奇故事进行情景化呈现、通俗化解读,创造性地把中华文明思想精髓揭示出来,让典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昨天看的是第十期《周易》。

《周易》,被誉为中华元典,位列群经之首。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文王(及周公)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其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历经三位圣贤、跨越三个时代,经传合一,终成中华元典《周易》!

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囊括宇宙,以哲理性的总结和思考,揭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事,同一和谐的独特认知,启迪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即地势顺,君子应该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

孔子说:读《易》,就是要通晓世间的大道真理,相传《易》是文王所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说的正是文王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德行。

大道至简,生生不息。《周易》深奥精微、包罗万象,穿越数千年时间,仍观照着中华民族的当下与未来。

今天看的是第十一期《传习录》。

这一期也是第一季的最后一期,一起识读的是“为往圣继绝学”的明代典籍《传习录》。一起走进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

《传习录》的书名取自于《论语》里曾参那句“传不习乎”。传: 老师传授的学业,习:复习、实践。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语录体著作,由他的弟子记录整理完成,成书原因和另一部儒家典籍非常相似,那就是《论语》。读《论语》如同亲闻孔夫子教诲,读《传习录》如同亲临阳明先生学堂。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头脑,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知行合一,知与行密不可分。

《论语》说言之必可行也,《传习录》说知行合一。先贤典籍,如同源头活水,后世典籍, 如同百川奔流,共同汇入中华文明的长河,奔涌千年,从未断流。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已全部看完,每一期都让我感觉震撼和心潮澎湃,有时候看的不觉热泪盈眶。第一季已收官,正在期待第二季。我依然会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这节目的意义是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着我们朝中华文化的最深处探寻。这节目勾起了我对那些流传下来典籍的好奇和探寻。走进典籍,对话先贤,如果去慢慢研读这些典籍也挺有意思。

相关文章

  • 走进典籍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两天又看了两期《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央视推出的一档“宝藏”文化综艺节目。通过聚焦流传千古、享...

  • 记录和学习《典籍里的中国》之《本草纲目》

    文/莲柔漪 打开典籍,品读中国,识读《本草纲目》,让我们走进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医药学典籍《...

  • 邂逅《诗经》,典籍走进生活更有温度

    打开鹭江出版社钱红丽的《诗经:最古老的情歌》。从生活走进《诗经》,《诗经》在历史长河里沉淀下来的厚重被洗涮去,一部...

  • “典”亮光明,“籍”取力量

    前两天,期待已久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开播啦。继续走进先贤们的传奇故事,领略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 节目首期聚焦...

  • 典籍里的圣诞

    典籍里的圣诞,最近一部片子火了,《典籍里的中国》 今天也来蹭一会热度《典籍里的圣诞》看看在中国典籍里所记录的圣诞。...

  • 梦里痴绝处,一起走一走?

    为何远行? 在神话典籍里——“远方”是一只妩媚的寂寞太久的狐。 她要人去,在有月光的夜晚,走进她的林子,她睡了一千...

  • 【岁月慢行】典籍里的中国之《孙子兵法》

    今天晚上回看了大型读书演绎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小撒带领观众走进了《孙子兵法》。 本期节目以孙武的回忆和视角...

  • 《大学》学习一篇:第26课

    作者:陈婧 学习心得: 1,跟随《大学》的脚步走进典籍里的中华文化。 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个有修养的人,...

  • 典籍·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了后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

  • 典籍故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故事。 古人的大智大慧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典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cl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