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灵枢经正义精讲187

灵枢经正义精讲187

作者: 老黄历择吉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06:04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87

    四时气第十九

    2/10


    原文: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㽷肤胀,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卒”当为“焠”——译者注)刺之。


    原文译文对照:

    ~~~~~~~~~~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

    患有先热后寒的温疟病、且不能正常出汗的病人,可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痏”法行针刺疗。所谓“五十九痏”,即针刺59个穴位:左右两手外侧的少泽穴、关冲穴、商阳穴;左右两手内侧的少商穴、中冲穴、少冲穴;左右两手之手背侧五指间缝纹头中点;左右两足之足背侧五趾间缝纹头中点;头部左右两列膀胱经的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头部左右两列胆经的耳前听会穴、耳后完骨穴;口下任脉之承浆穴;项部督脉之哑门穴;头部督脉之百会穴、囟会穴、神庭穴、风府穴;颈部任脉之濂泉穴;头部左右两列胆经之风池穴;项部左右两列膀胱经之天柱穴。

    风㽷肤胀,为五十七痏,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

    风㽷肤胀,也叫风㽷病。乃因风邪外袭导致肺失宣降,进而引起风水相搏,泛溢肌肤的病证。其表现为突发局限性水肿,属于水肿类疾病,与西医所说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相当。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眼睑浮肿,随后四肢及全身皆肿,发病急骤,伴有小便不利、恶风寒发热、身肢酸楚、头痛头晕、脉浮等表证。针对风㽷病患者,可采用“五十七痏”刺法,在以下57穴中,根据病情,选择行针:腰尻部督脉之脊中穴、悬枢穴、命门穴、腰俞穴、长强穴;腰尻部左右两区膀胱经之大肠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穴、白环俞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脐下腹区左右两列肾经之中注穴、四满穴、气穴、大赫穴、横骨穴;脐下腹区左右两列胃经之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气街穴);左右两足背部肝经之太冲穴;左右两腿之足胫腘部肾经之复溜穴、阴谷穴、照海穴、交信穴、筑宾穴。合计57穴。若皮下有瘀血,应当刺血放尽。

    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飧泄病,乃清气不升、肝气郁滞、脾气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完谷不化),肠鸣腹痛,脉弦缓等。针对飧泄病患者,可以“补刺法”取刺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均须长时间留针,必待患者感觉到针下产生热感,才能出针。

    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卒”当为“焠”——译者注)刺之。

    转筋病,其症状为四肢抽筋拘挛、痛如四肢被扭转。若发作于四肢外侧,则取刺其阳经;若发作于四肢内侧,则取刺其阴经。均须先火焠针身以加热针具,再趁热用快刺法行针:快进快出,不留针。

    ~~~~~~~~~~

    老黄历择吉,2024.7.9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86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88


    推荐:

    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枢经正义精讲18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ka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