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义
素馨花教室 陈孜瑶
义气是古往今来一直都有的,而义也是可大可小的。
在《水浒传》中,宋江义释晁盖时,他是个小吏。此时的他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为官府做事,为官府伸张正义。而他却因为与晁盖之间的友情偷偷报备不说,还让宋朝失去了很多兵力,所以这里的义只是一个江湖义气,他私自放走晁盖,这种义气就是小义。
何为大义?一提到大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他们虽然家境不同,身份不同,但都有着相同的志向“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走在了一起并约定结为兄弟。在发誓时也说“扶危救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正是因为他们的目标一致,同为英雄豪杰的豪情壮志才使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一起面对,而这种义气才是大义。
其实在我们的历代中,处处都有大义的人,毛泽东他“舍小家,顾大家”将中国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出来;在疫情时,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他们也都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敢于冲上一线,他们也是充满大义的人。
那我们呢?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也应该学习桃园三结义的大义,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有点遥远,但至少要做好小义吧。比如在学习这方面上,当别人去问这道题怎么写时,我们应该去告诉他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而不是答案;在背书时,不能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从而让他浑水摸鱼。这种小义是一无是处的,只有自己去真材实料的努力,同时帮助周围的人才能让这种小义发挥的淋漓尽致,进而在互相督促朝向大义,成为这世间最大的鲲,等待自己莲花盛开的时刻!
何为义
素馨花教室 王怡轩
古往今来义气都很重要,而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也有义的故事,但这里的义却是完全不同的义。义也分为大义与小义。
在《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个章节宋江义释晁天王。在吴用等盗取生辰纲的事报露后,朝廷让官兵来抓晁盖等人,及时雨宋江知道了消息后并没有配合官府抓人而是快马加鞭前来告知了晁盖,让晁盖吴用等人躲过了官兵的追捕,此为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只因两人的关系好就让一个身负重罪的罪犯逃走,这种义说好听点是江湖义气,不好听点是狭义。如果在现在,你我他都为了这种小义而放走罪犯,我们国家的治安会变成什么样?想都不敢想吧!小家变得支离破碎是小事,国家也会混乱不已,所以这种小义不要也罢。
在《三国演义》中说起义想到的便是桃园三结义了。起初因为十常侍的揽权让张角带领的平民进行了黄巾起义,而在刘焉招军时刘、关、张三人结拜为兄弟。三人的在结拜时说救困扶危、上报皇室、下安黎庶,这就是大义。
而在历代中我国出现了许多大义的英雄,上到革命领导人毛泽东,下到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每个人都是值得我们赞扬与传承的。
现在我们虽还小不能做什么,但这颗种子应当早日埋进我们的心里,以此来激励我们为了目标而努力,进而早日完成心中的大义,让自己的名字也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
英雄的背后
素馨花教室 王涵硕
无论每一个人背后都会有支持者,如果没有这些支持者,也许有些人的命运就会改写,和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命运一样,所以英雄的背后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三国演义》中,介绍刘备的时候写了这样几句话: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父亲刘弘。弘曾举考廉,亦尝作吏,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履织席为业。
这是在说刘备是皇室宗亲,自己的父亲刘弘在官府作官,可是死的太早了,导致家贫由母亲照顾,长大后就靠卖织席为生,好在有师叔刘元的资助,生活才有了好转。可就在这生活艰苦的时刻,刘母却花费大量钱财让刘备去游学,从此他各地游学认识了郑玄、卢植与公孙赞等人。
刘备的童年和《孟母三迁》这个故事非常的相似。如果没有他母亲的决定,也许不会有他现在的成就。当然啦,他的成功可不仅如此,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换来了他的天地。
而在我们这个时刻,出生的环境还是非常好的,而且我们的母亲也是在毫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知识,丰盈自身的内心,也许在双重条件下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英雄。
感谢刘备的成长经历,是他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自身努力可以改写你的人生,你人生路上的支持者也可以改写你的人生。
英雄的背后
素馨花教室 刘子赫
每个英雄的成功不仅有正面的光鲜亮丽,还有背后的努力,而这些英雄的背后也会有几位贵人在后面相助。
就像孟子,我们都知道他学富五车,古今都特别有名。他的成功其实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外,孟子的背后也有一位贵人帮他得名,他就是孟子的母亲一一孟母。《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孟母为了让孟子学习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才找到合适的地方学习。
历史中像《孟母三迁》这样的母亲,还有《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母亲。刘备虽是汉室宗亲,他的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也都当过官。但是他的父亲去世的早,所以家里不是很富裕。为了维持生计刘备便以卖草鞋为生。
刘备的母亲虽知家里非常贫穷,但知道刘备是一个有志向的人,所以在贫穷下,毅然花钱让刘备去外游学。也正是这游学,使刘备结交了公孙瓒等人为朋友,与卢植、郑玄为师生。可谓是扩张了他的人脉呀!
虽然他们是英雄,我们是凡人,可我们的背后也是有许许多多的贵人在帮助我们。我觉得我背后的贵人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的鼓励才能让我在想放弃的时候一步一步的向成功那边走去,也正是他们的鼓励让我拥有了不屈服的品质。我在一次做数学题时被一道题给难住了,同学们让我别想了,但我不想被一道题给屈服。经过漫长的时间求解,我解出了这道题。看着那大大的对号,我想没有父母日常的鼓励,我今天绝对与它无缘。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再看看那些名人的故事,我想说的是,正是有了背后的贵人才让我们从低谷到巅峰,从平凡到不平凡。所以请让我们珍惜身边出现的每个贵人,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所成长。而你发现你身边的贵人了吗?
三寸不烂之舌
素馨花教室 李子硕
在生活中,有些人的嘴上功夫特别好,可以招引来各路人才。就比如《三国演火》中的诸葛亮、李肃。李肃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吕布加入董卓的部下。
董卓来饮宴时,发现了丁原背后有一个气势轩昂、威风凛凛,手拿方天画戟的英雄好汉。董卓告诉李肃,他想让吕布加入他的部下。李肃作为谋士就自告奋勇说他去说服他。李肃告诉董卓吕布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你用你的那一匹日行千里名叫赤兔的马给他作为和礼,他一定会来的。再用一些金珠以结其心,那就更有把握了。董卓心想费点钱财可以得一大将,欣然答应了。
李肃带了礼物来到吕布的寨里,并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告诉他现在居虎贲中郎将职位,还说你如今为了匡扶汉室而伸张正义,为此,有一匹良马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字为赤兔送给你,以助威名。吕布大喜谢李肃说:"兄弟赐这龙驹,拿什么报答?"李肃说不为报答只为义气而来,就这样在无形中获得了吕布的信任。
吕布和李肃喝酒一段时间后,李肃说:“他看到了吕布的父亲。”目的就是想借此话题了解吕布的内心,激起吕布对于此时生活的不满。吕布问李肃:“在朝廷什么人为英雄?”李肃就顺水推舟夸奖董卓说:“看遍群臣,谁都不如董卓。董卓为人良好、赏罚分明。”当吕布说恨没有门路可入时,李肃把金、珠、玉摆在吕布眼前,还告诉吕布是董卓让我来召你的,赤兔马也是董卓诚心邀你纳入麾下的礼物,并说未来跟着董卓你的未来可期。所以半夜吕布提刀走入丁原帐中,手起刀落,把丁原的头砍下去投董卓了。
当然.生活中的人也有像吕布一样见利忘义。希望我们以此为镜像不要做一个见利忘以的人,反而要像李肃那样多学谈话技巧,说不定下一个名嘴就是你。
口舌之战
素馨花教室 钟晨煜
说到《三国演义》,我就想到了诸葛亮,他是个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达到目的的人。而仅次于他的人就是李肃了,下面就来讲一讲李肃与吕布的口舌之战吧。
李肃是董卓的谋土,当时董卓“横扫”洛阳可谓是臭名远扬,再加上其他诸候的讨伐,他甚是希望武艺高超的吕布投靠于他。于是李肃就主动请缨去说和。之所以敢接是因为李肃知道吕布有勇无谋,再加上和他同乡,更是清楚吕布的内心想法见利忘义。就让董卓的赤兔马献给吕布,外加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可见看似是李肃让董卓出的见面礼,其实是说明董卓对吕布是敬佩无比的,所以才舍得花重金。
李肃到了寨中更是把他的口舌之才体现得淋漓尽致。李肃见吕布先夸他:“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让吕布的心笼络下来后,李肃又说:“我有一赤兔马,日行千里,渡 山登水,如履平地。赠予你支持你的大义。”你说作为吕布的你怎能不惊喜呢?吕布就立刻大喜说:“赐我龙驹,让我怎样报答你?”如果是你,你肯定会说:“是董卓让你投靠他的。”而李肃另有方法,他没有直说而是继续夸奖他:“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吕布更加开心,而这开心其实已经掉入了李肃的圈套。但李肃对于劝服目的依然是闭口不提,而是利用“父亲”一说了解他的内心,引起他的不满。吕布此时想退也退不了,就像被施了法一样,服从了李肃,并且还主动提出杀了他的义父已作献礼。不得不说李肃是有着智慧的三寸不烂之舌啊!
通过李肃与吕布的交谈中可以得知李肃也是一个知人心的人,抓住他的见利忘义,再把他的未来说得光明正大些,吕布就会自投门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像吕布一样有勇无谋,见利忘义,要时刻有着主见,为了正义而去做,才能在“黑暗”中闪出“黎明”,也不会让别人抓住把柄。
高明的话术
素馨花教室 王怡轩
话术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有的人因为嘴巧会在一生中得到许多便利,有的人会因嘴笨就算能力很强但也很平凡。动漫中有鸣人等代表,在《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与贾诩为代表,但要论拉笼人心得还得看李肃。
李肃在董卓帐下当谋士,在丁原反对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派出了吕布去作战,看着吕布那骁勇的模样,让董卓忌惮的同时更为他的武艺折服。身为谋士的李肃有义务为主公排忧解难,所以当得知李肃想要把吕布纳入自己麾下的时候,就自荐自己有把握说服吕布归于帐下。但是需要赤兔马作为献礼。董卓原先不愿意,因为对于当时的乱世来说,好马却不多。但李肃知董卓一统天下的野心,说:“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这可说到了董卓的心上,不仅马给了更与了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
有了资金就该办事了,李肃拿着礼直投布寨上。可见了吕布并没有说明来意,反而以贤弟匡扶社稷为由送出了赤兔马。还强调自己不才但居于虎奔中郎将之职。在吕布想回报时,以为义气而来回拒了。就这样赢得了吕布的信任。
但目的没有达到,肯定不能就此结束。只见喝了一会酒后,就又借着“父亲”这个话题乘胜追击看吕布反应。当听到吕布说道:“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时,就趁机抛出话题“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挑起吕布想要换主的内心,并在吕布寻问有何英雄时摊了牌,说:“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并且还及时把黄金、明珠、玉带都拿了出来,并点明这是董卓想把你收入帐下的心意。当然啦,还把未来的美好前景还说了一番。
看,这就是李肃的高明,利用话术化敌为友,不得不说有一张巧嘴的确会为生活消除不少烦心事呀!
知人心的李肃
素馨花教室 赵木焱
一说到知人心,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但是还有一个人也知人心,他就是李肃。虽不如诸葛亮一样有名,但他在这方面做的也出神入化,但具体表现在哪呢?就要从这件事说起。
吕布本是丁原义子,因英勇善战被董卓看中,想要纳入自己的魔下,这时候作为谋士的李肃便站了出来,说自己和吕布是同乡,知道吕布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便让董卓把赤兔、黄金一千两、明珠十颗、玉带一条都送给吕布。为了拉拢人本来已是诚意满满,可以直接说出目的,但到那后他先不说出目的,而说:“我和你同乡,知道你匡扶汉室是为了大义,所以送你赤兔马一匹,还不需要你报恩。”喝了一会酒又说:“我虽不与老弟你常常相见,但我常常遇见你父亲啊。”就借助这句话明白了吕布的内心,也勾起了他内心的欲望。在这时才对吕布说加入董卓吧,我们的资源比丁原这里的好多了,然后又说了一大堆加入的好处,如若遇到彼,此贵不可言。
回观交谈的整个过程,之所以能够策反成功,其根源是李肃正是抓住了吕布见利忘义的特点。而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我有一好朋友,他就非常懂得别人的内心是怎样想的,有次我去找他玩,他不让我进门,他说话:“我妈妈很生气,要是惹到她了,后果很严重。”话音刚落,突然我俩听见他妈妈爸爸房间传来嬉笑声,正在我纳闷的时候,他又说:“好了,你可以进来了,我妈妈不生气了”。我真佩服他,遇到这样的事情还镇定自若的声东击西的解决问题。
李肃知人心,我的朋友也知人心,所以遇事不一定要把计划考虑的多么周全,只要抓住他的内心,这样也能成功。但要想练就这点就需要我们的观察啦!
十八路诸侯的败因
素馨花教室 李孝谦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外戚争权,外戚失败了。但是何进在死前,袁绍说召四方英雄之士尽诛阉竖,所以最后十常待也死了。但是董卓却进了京城,把控了大权开始胡作非为,就出现了曹操又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按理来说十八路诸侯是有实力与董卓抗衡的,但却失败了,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他们失败的原因。
当他们在洛阳方向聚集后推选了袁绍为盟主,袁绍发誓说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但是他没有守这一承诺导致军心没有震慑住。话说孙坚去攻打泗水关,鲍信怕他夺了头功,就暗拨了鲍忠先抄小道去攻打,却败了。这里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一心的。然后孙坚去攻打,因粮草不足就向袁绍弟弟袁术要粮,但袁术的谋士说如果孙坚破了洛阳杀了董卓就是除了狼却得了虎 ,所以袁术听信了就没有发粮草。但作为盟主的袁绍呢?知道了他们没有按照军规行事并没有任何说辞,更别说严惩了?你说这样的盟主能让人心振奋吗?
另外,作为盟主的他还区别对待。话说华雄带兵到了寨前去了两将都败了,关羽出来说他能战胜,袁术就看不起他,因为他只是刘备部下的马弓手,袁绍听后也不管,甚至他自己都表现出了不屑。但前面他也说了不要以强弱区分,这也是导致他们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假设遇到这种情况大奖,又怎能不鼓舞士气呢?
还有一点就是袁绍的一句话暴露了他的内心其实是各怀鬼胎。在孙坚战败后,袁绍说:“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此一人,何惧华雄。”还有孙坚在得到玉玺之后并没有上交而是想要占为己有等这些都在说明十八路诸侯过来的原因都是想在除掉董卓后分一杯羹,得到利益。试想下人心不齐的团队在遇到事情时又怎能劲往一处使呢?所以在董卓迁都长安时,曹操想让大家去打,但袁绍不听,他只好自己去,期间却没有一个人相助。至此十八路诸候就是死的死, 走的走,剩各心怀鬼胎分崩离析了。
由上可知,十八路诸侯散了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并且袁绍也不适合当领导者,所以他们才散开了。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一条绳上的蚂蚱要一心团结才行。否则结局就会像十八路诸侯那样分离。就像班级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时,我们要学会出来制止而不是随之应和,只有这样教室才会安静,成为一个真正学习的地方。
诸侯之败
素馨花教室 陈孜瑶
东汉末年,宦官掌权被平反后,董卓又专权,但董卓霸道专横做了许多残无人道的事,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们在洛阳附近聚集准备攻打董卓。按理来说,十八路诸侯一起齐心协力去杀董卓,肯定是必胜的一件事,那为何最后却是诸侯分散,各自为王,成为一盘散沙的局面呢?
正是因为他们的赏罚不分明,各怀异心,自相残杀的因素使他们分崩离析。在诸侯聚集之初,看似都是打着杀董卓的旗号,但实际并非如此。在立盟主时,袁绍因四世三公的身份,而且在董卓挟天子时,他也是极力反对,所以最容易召集人心,从而立他为盟主。当了盟主的他,却一开始就导致诸侯内心并无震慑感。就比如在汜水关,孙坚打第一战时,孙坚因为没有粮草而军心大散,从而战败,而袁绍却没有过问战败的原因,更没有处罚掌管粮草的袁术,就这样赏罚不明的他第一仗就没有立下军威。
而在关羽斩华雄时,袁绍与袁术就认为关羽只是刘备手下马弓手,身份低微,从内心看不起他,最后是曹操抚慰三人。而袁绍看不起关羽这一现象,违背了发誓时的“勿以强弱计较”,你说这样的盟主,下面的诸侯会一心办事吗?
这不盟会刚成立不久,各个诸侯就各怀异心,在孙坚与华雄交战时需要粮草,而袁术却怕孙坚抢了头功,不批粮草使坚军军心不稳大败。而鲍信也是如此,派鲍忠搦战却被华雄斩于马下,看似一心的诸侯,其实各怀鬼胎都想称王称帝。
而且他们各成一派,才让国家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脱离出来。在董卓迁都长安后,自相残杀就拉开了幕布,袁绍为了坐立冀州,杀了冀州牧韩馥,甚至知道孙坚得了玉玺后,还和他反目。
通过以上信息可知,十八路诸侯他们并不是团体,而是“团伙”。他们各怀异心,私心很重,在讨伐董卓时并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我们班级要想成为真正名义上的团体,应该是怎么样的呢?遇事时我们应该去为这个团体贡献力量,而不是小肚鸡肠地计较。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只有人心齐了,就算是一座大山也能移走。通过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跟着书本学智慧”的含义,而我也会把我学到的在我的身上活出来。
十八路诸侯之败
素馨花教室 李明沛
说到“败”就会想到《三国演义》中的一场大败之战,就是十八路诸侯与董卓的那场大战。为什么十八路诸侯中个个都有强将,还会败于那只有几名大将的董卓呢?
在宦官专权后,像何进、董卓这些外戚就开始了权力之争。当时董卓帮陈留王刘协登上了皇位,可是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傀儡皇帝,真正的实权还是在董卓手中握着。曹操不想让朝政从宦官专权又变到外戚专权,于是曹操便叫来了十八路诸侯来应战董卓。其中因为袁绍的家世世代代为相,于是把他立为了盟主,可是袁绍却是一个不公平的盟主。
首先,会盟的第一战就是与对面大将华雄对战,前后出战的俞涉、潘凤,都被华雄斩于马下,可见华雄确实是武艺高强,不过对战骁勇善战的关羽还是略逊一些,出现了历史名场面温酒斩华雄。关羽胜战归来本应是大赏的,可袁绍却不为所动,并且当他的弟弟袁术在喝斥他地位低下时,他也并没有批评他,这就是至使败失败的第一点,身为盟主的袁绍赏罚不分明。这样的他怎能震慑军心呢?又怎能让人为他拼命呢?
还有一点就是这各地诸侯们只是利益相同,而目的并不相同,诸侯们各怀鬼胎。比如当时孙坚为前部要去对抗华雄,而济北相鲍信怕他抢了他的风头,于是他派自己的弟弟鲍忠去走小路提前去攻打华雄,谁知却被华雄斩于马下。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能突现出他们的心不齐。心不齐,泰山岂能移?还有一点就是袁绍看到华雄一连斩死两名大将,就说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这看似是在炫耀自己麾下的将士,实则就体现出他对这次打董卓并没有很重视,否则怎能知道目的,不带大将呢?所以军心不齐也是造就了最后失败的原因。
当然,还有其它很多的因素,但不管多少,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团队是团结互助的,而团伙只是一起做事,都是自己干自己的。这十八路诸侯就是一个团伙,又怎能取得胜利呢?如果他们团结一心,我相信定不会败的,毕竟声势浩大的军队战西凉军是像喝凉水简单。
因为利益组成的团伙
素馨花教室 李牧轩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所以,十八路诸候便组成了一个杀掉董卓的团伙。其中,以袁绍为主。当了盟主的他为了拉拢人心,还说:“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还说:“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话说他做到了吗?在董卓的部下华雄凭一人斩杀无数大将,最后关羽出场才得以胜出。袁绍因为不认识关羽而问公孙瓒,公孙瓒回答道:“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又说:“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袁绍听后大吼道:“汝欺吾众诸候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可以看出袁绍因为关羽是马弓手就看不起他,让关羽出去。因为马弓手在古代军队地位不高。但是后来,曹操说:“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听后也让关羽和华雄打去了。连酒还没凉,关羽就已经提着华雄的脑袋进来了。而关羽把华雄杀了,斩了对方一员大将,本应像袁绍说的“有功必赏,有罪必罚”那样将奖赏关羽,却说:“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小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很明显是想赖账。既然袁绍对自己的部下都如此不守信用,那对那些因为利益而结盟的诸候便更加不信任,又怎能收拢人心!
说他们是团伙还因为他们各有私心,在后孙坚获得传国玉玺后,没想着上交却想着自己称帝;询问孙坚失败原因明知是袁术不发军粮但没一人站出来说明;董卓迁都长安是最佳追杀机会,却无一人敢于上前;袁绍为了稳住底盘,火并了冀州牧韩馥……也正是因为各怀鬼胎所以有了后来的互相残杀,你说这样的团伙怎能不像一盘散沙一样解散呢?
所以,人们只有团结才能战胜困难,实现心中目标。就像我现在也应该与同学团结一致,在共同努力下成就对方,一起成为自己的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