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当然是可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慕然回首的时候不后悔就好。
围城效应是普遍存在的,职场尤其如此,因为每个人都对未知充满好奇,同时,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和兴趣,跃跃欲试新的机会完全可以理解。
体制内的稳定和体制外的灵活,大家遥远地眺望着,既有岗位产生的优越感,也有一切相对性的羡慕嫉妒恨。
1、做好职业规划,有的放矢
职业规划是职业发展的导航图,能够为理清职业发展思路、明晰个人职业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划分职业发展阶段、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奠定好基础。
职业规划是上进的梯子如果我们出行,心中一定会有个目标和计划,要去哪里,先去哪里再去哪里,怎么去,如果没有规划,出了门连向左、向右都不知道,肯定是哪里都去不了。
当然,有很多人总是说走就走的旅行,随心所欲,所以最后也往往一事无成。
题主的38岁,10年基层公务员经验,完全具备了制定好个人职业规划的基础和能力,先做规划,再来决策,岂不更好?
2、做好风险防控,心中不慌
为什么会有闯一闯的想法或者问题,不甘心又不放心,想尝试又怕失去,很大程度上是心里没底,所以想寻求一个案例、理论或者力量的支撑。
防控好风险,才能更好的前进我们恐惧的不是困难,而是未知、不确定的风险,因此风险防控是谋定而后动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这个情况下辞职,最大的风险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不适应体制外的职场生活。
应对就需要先做功课,事先进行充分的了解、学习,甚至调研和尝试,把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考虑到,然后想好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3、做好心态归零,从容面对
无论什么性质的工作,经验大多具有共性的地方,这些可以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进行嫁接和改造。
心态归零,动作满勤所以,有一定工作年限的人,对于职场的常识有体悟,很多东西不用说都知道。
同样,也有一部分经验是个性化的,离开特定的环境就失效了,经验宝贵就是指个性化的经验很稀缺。
所以要开始新征程,就必须有归零的心态,把自己当作新环境中的小学生,以学习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和新的人。
如果带着自己10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去面对新环境,可能就会产生问题,甚至造成麻烦,成为笑柄。
4、做好家庭安置,后顾无忧
这个年纪,应该是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家庭是大本营、大后方、根据地,稳固和支持非常重要。
因此,这个新的职业动向,一定要和家里的每个成员充分沟通,并做好对应的预案,比如体制内外的上班时间不同,接送小孩的问题;压力不同,家务分担的问题;应酬带来的健康作息问题;照顾家庭时间减少带来的理解问题;减少在家时间导致的成员沟通问题......
事业与家庭,必须要平衡只有家庭安置好,才能没有闯的后顾之忧,才能安心、沉下心来面对新的工作。
5、做好预案设计,退可安守
这个预案是万一的退路。
太多人踌躇满志地从体制内出去,然后撞得鼻青脸肿却没有归路。
当然,也不乏到了体制外顺风顺水万事如意大获成功的例子,具体看个人吧。
我个人的建议是:
(1)最好先停薪留职。
等到事业发展都适应了,有了起色,再正式辞职,这个对自己影响可能最小,万一不行,退回来也有个稳定的去处,至少退休待遇还是相对不错的。
(2)要有一笔基金。
就是说有点积蓄,万一一开始的职场之路不顺利,至少自己家庭的生活品质不受影响,小孩的教育、老人的医疗保健和家庭的日常开销都要能够照顾到,至少要保证半年的生活无忧。
(3)要有几个智囊。
同学也好,长辈也罢,能够在关键时刻分析问题,给出方案,拉你一把的人,最好这些是你心里认为比你强的人,而不是七大姑八大姨之类,自己的生活都没有搞明白,却整天给别人出谋划策、指手画脚的家伙。
写在最后
中年人的重新择业,不止需要勇气,还得有实力,甚至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职场有很多35岁危机的故事,不能说是危言耸听,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35岁之后,因为年龄和生活的因素,生活成本不低,需要的收入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和职位,找基础性的工作也很难,因为跟你竞争的都是年轻人,要价低、肯干活、能加班,而且杂事少。
所以,谋定而后动,想清楚再做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