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实心葫芦》

《实心葫芦》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1-01-03 15:55 被阅读0次

实心葫芦,放在水中不能漂浮,就算一劈两半也不能当瓢来盛东西,总之,就是没用了!但这实心葫芦真的就此成为废物,直等着被扔掉了事了吗?

韩非在其《外储说左上》里就讲了一则有关“实心葫芦”的故事,我们看看他是怎样说的:“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坚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谷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仰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此故事说的是:齐国有个隐士叫田仲,有次宋国人屈谷见到他说:“我听说您很有骨气,不依靠别人吃饭。现在我有一个大葫芦,坚硬得像块石头,厚实得也没有空隙,所以我想把它献给您。”田仲说:“葫芦贵在可以用它来装东西。而现在您那葫芦一方面厚实得没有空隙,故就不能把它剖开来装东西;另一方面它重得像块坚硬的石头,所以就算把它剖开,也不能用来斟酒了。这样我拿您这只葫芦还有什么用呢?”屈谷说:“看来我只好将它扔掉了。”对此故事,韩非文中的评论是,像田仲这种有能力凭自己本事吃饭而非仰人鼻息吃饭的人,一旦他自己没有了这种自食其力的本事,如实心葫芦一般,那他则就成了一个对国家没有任何用处的人了。

很显然,韩非的法家崇尚实用性、功利性;用一句现代的俗语来说就是,用人时朝前,不用人时朝后。这方面儒家却截然相反,儒家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儒家又云“君子不器”。其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人生的内在规律与最高法则;而其中的“器”则指的就是事物的具体用途。此足可见儒家是何等的不在乎事物的具体用途与功利的,难怪自古都有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之说呢。

相关文章

  • 《实心葫芦》

    实心葫芦,放在水中不能漂浮,就算一劈两半也不能当瓢来盛东西,总之,就是没用了!但这实心葫芦真的就此成为废物,直等着...

  • 百无一用的“实心葫芦”

    2022年7月20日 星期三 阴雨 陈仲子是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是当时有名的隐士,人们都认为他淡泊名利,称赞他是...

  • 实心

  • 实心

    怎么了? 木头说话了"我爱上了纸." 压在它上面的圆木说,你傻啊!“ 它不解,它不问 往昔,林中千万兄弟与天比高 ...

  • 实心

    正道一路向天歌,无心狂揽天下事。 实心实意入服务,何须誓言以佐证。 新春自有新春气,一朝驶向一路去。 得道多助失无...

  • 绘画,自学能不能学好。

    画画也有几天的时间了,可是越画这心里越没底,总是感觉像在胡乱画似的,无从下手,就是照着葫芦画瓢,其实心里很想认真的...

  • 实心 总论

    内容分布: 1基本概述(实验心理学、变量) 2两大方法(反应时、心理物理学) 3七大实验(听觉、视觉、知觉、学习、...

  • 实心眼

    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诺言, 许下等你来的心愿, 伴随着心海泛起的涟漪, 度过了漫长的白天。 夜以继日的耐心等待, 失望...

  • 《实心人》

    三毛说过这样一段话, 所有的人, 起初都只是空心人。 所谓自我, 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全靠书籍、绘画、音乐里, ...

  • 实心12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心葫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nu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