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董卿《朗读者》(三)

董卿《朗读者》(三)

作者: 625夭桃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22:31 被阅读0次

    8.城市

    | 卷首语 |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容纳一切生活的轨迹。在城市里,每一条街,每一栋楼的背后,都藏匿着一片天地。

    城市的城,是用墙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交易。这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早以各自有了各自的模样,各自的性格和命运。

    对海明威来说,城市就是他眼里如同一场流动的盛宴般的巴黎;

    而对于老舍来说,城市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北平的天空;

    上海则赋予了张爱玲最华丽的伤感。

    一群任何一座城市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给予,相互创造,相互成就,在城市的边界被无限拓展的时候,也留下了所有关于生长的故事。

    人们为了生活,聚集在城市,也将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继续聚集下去。

    | 开场白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市,它可能是此时此刻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也可能是我们离开了的那座城市,也可能是我们所向往的一座城市。而无论是念念不忘,还是心向往之。

    我们都在寻找一个既能够安身,也能够安心的地方。那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走进一座座的城市,也走进一个个人的命运。

    | 结束语 |

    英国诗人库伯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

    城市的意义不仅仅在与建筑的堆砌,更在于城市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长街短巷,是经验或。

    我们在这里获得温暖,我们在这里制造梦想,我们在这里认识自己。

    但愿你我都能在城市里各得其所,也但愿你我能够用最质朴的灵魂守住心底的城池。

    9.谢谢

    | 卷首语 |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一本书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本没有卖。”

    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这是《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她小时候爱看书,又没钱买书,只能偷偷地到书店里去蹭书看,时常会被驱赶。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店员,把她喜欢的那本书一直留着没有卖。这件小事让她难以忘怀,二十年后,她提笔写下了这篇《窃读记》。

    谢谢的背后,有时候是恩重如山的相助;有时候是不动声色的善良。它也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就像林海音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写到的:“记着啊,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 开场白 |

    “谢谢”存在于各种关系当中,它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线,这一段系着我们,那一段系着生命当中经过的很多人和事,这条线也串起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最美好的记忆。

    | 结束语 |

    当我们在说谢谢的时候我们是幸运的,那说明我们得到了帮助。而当我们在听到谢谢的时候,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已经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就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在得到和给予之间去构建最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0.痛

    | 卷首语 |

    痛苦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一语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中国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郁顿挫的痛,就有多少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

    1849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参加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险遭枪决,最终他是戴着手铐脚镣离开了彼得堡,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学创作的巅峰。

    他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我想这句话的含义是,即便我们在最恶劣的境遇,我们仍然有着不可被剥夺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选择以尊严的方式面对痛苦,而这种选择本身,就彰显着人性的高贵。

    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品格和智慧,而只有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由痛苦转换而成的财富。

    | 开场白 |

    我们这一生都仿佛在和痛做着斗争,出生是痛,死亡是痛,而在这两段中间我们还将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身痛、心痛。

    痛苦和欢乐仿佛是生命的两级,纠缠不休。

    我们在痛中治愈,我们也在痛中成长。经过痛苦的隧道,迎接欢喜。

    | 结束语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痛是文学作品当中绕不开的一个主题,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穿越痛苦的方法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理解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倒也不必始终将痛拒之于门外,唯一要做的是不要忘记给自己点燃一盏名叫希望的灯火。

    就像普希金在诗中写到的“灾难的姐妹,希望永远会唤醒勇气和欢乐。”

    11.十年

    | 卷首语 |

    在我们人生的刻度上有多少十年?屈指可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十年,只是沧海一粟。

    苏轼曾经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是时间对爱情的一份追忆。

    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坚持著书,才有了《红楼梦》后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那是时间对艺术的一份馈赠。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以十年为跨度,书写了命运跟随时代的变迁。那是时间对社会的一份洗礼。

    我们曾经想校对时间,到最后才发现,在所有的批评当中,最正确、最伟大、最天才的是时间。

    十年,既有世事浮沉,又有农夫悲欢;既有鸿篇巨制,又有青鞋布袜。正所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十年,铺就了我们今天的黄金时代。

    | 开场白 |

    十年在古代仿佛是很久很久的事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而十年在今天,又仿佛是很快很快的事情,别说十年,四十年都是弹指一挥间。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站在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新的起点上,时代的脉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强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扣人心弦。

    那在一个又一个辉煌十年的背后,是一张张普普通通,却可敬可亲的中国人的面孔,他们用奋斗,用拼搏,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 结束语 |

    科学的春天,是一个蓄势待发的非凡的起点。

    到今天四十年过去了,我们拥有了一些列令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就让我们在历史当中,汲取力量和养分。

    12.故乡

    | 卷首语 |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

    故乡是屈原的秭归,那里是楚国宗祖,“洞庭波兮木叶下”;故乡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虚幻又现实,欲说还休;故乡是木心的乌镇,“五十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

    而当我们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才发现,故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

    故乡,是起点,是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故乡的那个地方。依然是故乡的那个地方。

    | 开场白 |

    在文学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关于故乡的描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一份想念;“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那是一份亲近。

    当有一天我们走得很远很久,会发现故乡就像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故乡。

    地域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身体。

    精神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

    | 结束语 |

    第二季朗读者,始于“初心”,归于“故乡”。又一次写文学之旅,从起点到达终点。归去来兮,人生不过是归乡和离乡。

    知性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董卿《朗读者》(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r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