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00.00,我的手机突然地震预警响起来了,尖锐刺耳的声音加上报数把我吓了一跳,由于第一次看到这个警报,我定金一看:嗯?地震警报?我还犹豫了2秒要不要跑?这检测保真吗?犹豫之后立刻出门,叫隔壁宿舍的同事,而我同事迷迷糊糊的穿着衣服出来问 怎么了……
原来他们的苹果手机不能地震报警,而我们住在3楼,震感不明显,所以她们是被我的铃声叫醒的。
今天早上有好多小伙伴问我是否安全,地震怎么样,我的心暖暖的(对比开会的痛苦)
下面重点说说今天早上的开会:
1、开会声音更大一点更自信一点了。
先夸夸自己,开会的时候说话声音不抖不紧张(虽然嗓子干,也在用力的大声说话,争取让其他人听得清)。比较之前公众场合说话带点颤颤巍巍,这次更加声音变大更加自信了。这得利于主持人的试镜和朗读的练习,有了这种正反馈之后,我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为站在台前讲ppt稳定输出打基础。
2、开会前整理资料的思考
开会前我到的比较早,自己主动说整理资料放在领导面前,原计划将每个人的资料按发言顺序排列然后放在领导面前。结果开会前大家进来的顺序是随意的,而且卡着开会的点进来,导致我要在5min内将二十人、每人4份的材料按发言顺序整理,时间太紧做不完。领导等的不耐烦要直接开始开会,导致给到领导的材料是整理了一大半,剩下的堆在一起了。
对于这件整理资料的这件小事,我有以下总结:1、这种小事以后可以做,但是要多看看别人会怎么做。2、考虑下自己方法的缺点,如果考虑不到,可以主动问问有经验的同事怎么处理,把他的方法和自己的脑子里的方法做个比较,取更优的一个。3、这件事做的不漂亮,领导可能会对我有看法,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后悔没用,我现在就多总结经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不内耗怪自己。对就是这样。
3、关于工作的计划,如何定工作ddl呢?
根据我上周done list的使用来制定计划,我是下意识的将工作内容平均分配到每一天上,以ddl之前做完为目的。今天开会时突然在想,我是否可以自己把ddl提前一点呢?
参考自己按照对待写作的思路:“把每天晚上11:30的ddl定在晚上10:00,这样我每天的写作都会大大的提前,写作会更加的流畅更放松。”。按照这个思路,如果如果我把每个任务的ddl先列出来,然后再给自己定这个ddl之前的一个时间点。如果自己能完成就会有更大的轻松感。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我想把事情赶到ddl之前做完,那我就需要对工作及其上手熟悉。也就是如果自己能胜任这一部分的工作内容,自己就可以完全估计做这项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定一个更加合理的自己的ddl。
在这个思路上,我现在对于专业名词专业术语不知道不了解,对于专业系统知识不熟悉,如果我想达到在工作中更加轻松一点的心态,提前ddl完成工作(按照ddl交给领导),让自己放松且对工作有掌控感。
就像写作一样,我现在对每天自己所需要花的时间以及写的内容脑袋里面大概有思路,相当于这个行为从时间到过程到结果是在自己掌控中的,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心情会放松。按照这个思路,我现在应该以精通专业技能为手段,达到我在工作中有放松、有掌控感的目的。
按照这个思路,我现在就把精通专业变为自己主动精通专业,自己主动想对工作游刃有余一点,就得工作时间再认真一点,对待工作的态度更谨慎一点,多总结经验,提高效率。这样一想,心理舒服多了。看着每天的工作,不会觉得痛苦,反而觉得快点做完,自己就更轻松了。
4、早上开会的时候,对领导有点烦躁,下午开会的时候,发现他们也会累,原来也是普通人……
进而想到自己的工作,自己完成问心无愧总是没错的,自己做了,对领导就更没必要乱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