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磊,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靠近我,激励你,我能,你一定可以。
今天是2020年6月9日,这是我原创文章的第 196 篇。
今天,我们在赋能社共读的书籍是《原生家庭》,这是个能让所有人聊到刷屏三天的话题。
谁的童年不是带着伤长大?
即使父母百般呵护,也没法面面俱到。更何况天下哪有完美的父母?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我们无法确定她是几岁的模样。在我们觉醒之前,她便冻结在某个大事件发生的那一刻,不曾长大。
当我们长大后,拥有更多的力量,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去满足那个内在的小孩。
比如小时候爸妈不让你喝可乐,长大后补偿性喝可乐。
在有自己的孩子之后,内在小孩的需求又会投射在自己孩子身上。
比如陪孩子去选冰激凌,我喜欢香草的,便会建议孩子选择香草的。结果她选了草莓。在不带觉察的情况下,我们或许会威逼利诱孩子买香草的,或许最后干脆不买。
我们的错觉是:我把我认为最好的给你,你为什么不要?
事实是:这是你认为最好的,而不是她认为最好的。
反思:你在满足谁的需求?
去年1月份,叮当同学生日。我问她:“你要送什么礼物呀?”
叮当:“艾莎公主吧。”
麻麻:“小企鹅呢?”
叮当:“麻麻,不是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会喜欢哦。”
确实,相比艾莎公主,我更喜欢小企鹅。我们会潜意识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ying sai)给别人。
当我觉察到这是我的内在小孩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叮当她们喜欢的东西时。我给自己拿了一只小步企鹅。
养大孩子的同时,顺便养大你的内在小孩吧。
那些不曾真正被满足的需求,在育儿路上,一并满足好了。
今天是疫情之后叮当第一天上学。放学回来路上,我突然想纪念下这个日子。于是提议:“我们回家之前,去买点小甜品纪念下叮当上学第一天吧。”
我的脑海中冒出的是娃哈哈和棒棒糖。
像叮当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娃哈哈和旺仔牛奶之间,普遍选的是旺仔牛奶。
我发现,这不是孩子们的需求,是我内在小孩的需求。
我的内在小孩很想在上学第一天,有个小仪式,纪念一下特别的日子。想喝一瓶小时候不被允许喝的儿童饮料娃哈哈,再来一根容易导致蛀牙的棒棒糖。
于是,我买了4瓶娃哈哈和3根棒棒糖(叮当学校发了一根)。
叮当问我:“妈妈,我们才三个小孩,你买了4份。”
麻麻:“还有一份是我的。”
我很坦然地接纳内在的小孩,也打算带着内在的小孩,和我的三个女儿一起成长。
回到家后,叮当负责分东西,非常自然地给我一份。我顺势坐下跟她们一起愉快地干杯。
我看见内在的小孩十分欢喜,终于有个看见我的“妈妈”和三个“妹妹”跟我一起庆祝上学第一天了,欧耶。
当你发现内在小孩的需求投射出来的时候,别慌张。拥抱自己内在的小孩。
谁的童年不是带着伤长大?养育孩子的同时,重新养育内在的自己。
当你看见她、接纳她、爱她,她便会逐渐长成大人,拥有更强大的力量来爱自己、保护自己、支持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我是张磊,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靠近我,激励你,我能,你一定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