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所处的“圈子”,意味着什么?
我旁观过商业合作,2014年在某商业孵化圈里浸润一年多。我认为:
圈子≠人脉
“人脉”,更偏向于合作、资源共享、共赢、获利;“圈子”,则更侧重于生态化,生活化:像环境、像背景、像习惯,浸润式的空间时间,像个容器一样,举例:子宫,孕育新生命的地方。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
每个人在圈子里既可以做自己,呈现出当下的自己:舒服自在;也能够感受到未来自己拥有的闪光点、技能、状态:有前辈,有导师,有榜样,剩下的就是在时间这个变量容器里发酵、变化。
我更倾向于:一个人内在世界的成长,也像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一样,自然而然,历经岁月,终长成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
良好的圈子,更意味着积极的人际关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被看见,被允许,被接纳,被尊重,有价值感,被赋能……在其中得到成长,滋养,提升。
这样的互动和生命状态可遇而不可求。
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把握好自己内在的部分,无从去要求别人:尊重界限。
但是当志同道合,有着同样价值观的一群人在一个圈子里的时候,这个圈子被赋予了某种基调,或者说是规则,比如:各个企业的文化。
当大家自主自愿地接受某一套背景基调,而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人,沟通交流起来会更省力,更容易专注于有能量,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上。
再比如,商家与核心用户之间。前段时间听一个朋友阿立分享,她在一家祖传做正骨的诊所里治疗,前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之前因骨骼不正位导致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阿立表现出来的问题对我来说很有拓展意义:除了气血容易出现淤堵的情况(以及因此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肩颈酸痛等等),还有走路容易崴脚,摔跤……这个点是我以前没有接收到的。
这家诊所因为专业,前几年需要提前半年预约。重点来了:他们只接受已经治疗好了的老顾客,推荐来的病人——这也是我们传统印象里的“口碑”宣传。
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他们可以把时间用在更能体现专业度的治疗上,而不是去答疑解惑,帮来访者树立信心,解答常识性的问题,等着他们下定决心或者将信将疑、反反复复。
跑个题:我想说,还是以前的商业生态好。“没有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诚信、口碑是生存之本。现在,大家可得擦亮眼睛,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没法子,坑蒙拐骗、巧取豪夺几乎无处不在。
所以,有同样话语、价值观背景,是不是友好、愉快、深度相处,的一个重要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