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赵美萍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书中的主人公便是作者本人,这本书中有一段关于作者被寄养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作者大概10岁左右,母亲为了逃避前夫的骚扰与欺负,改嫁到了安徽,但是那边只允许带一个孩子去,母亲权衡后带走了妹妹,作为姐姐的她便被母亲寄养在养父母家。
我还在好奇,家庭条件并不算好的家庭,为什么会收养一个别人家的女孩? 原来这里面确实大有文章,连作者本人都未曾察觉。一次养父母家的小女儿无意中提起:她长到18岁便要嫁给她其中一个哥哥。说直白些,她是养父母家收养来做童养媳的,不敢想象,按照作者的年龄推算,那会应该都80年代了,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人叹息。
她在养父母家小心谨慎地生活着,吃不饱穿不暖,做最多的活,喝最稀的粥。吃饭从来不上桌子,穿的衣服永远是养父母家小女儿的旧衣服。若不是母亲回来察觉到女儿遭受的不幸,良心发现将她带走,也许她的人生便永无出头之日了!
这个片段勾起了我尘封的一段记忆,我想起自己曾经也有过一段短暂的被寄养的日子。记得我6岁左右的时候,母亲跟父亲吵架,心灰意冷的母亲带着弟弟去投奔在武汉做生意的舅舅,没过多久,父亲便说,要去武汉找母亲和弟弟,他把我安置在三叔家,一走便是半年,于是我就这么在三叔家寄养了半年。
三叔三婶人都挺好的,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时间久了,对我便没有了多少耐心。那会三叔在上东北,常年不在家,而三婶又是一个大大咧咧、嗓门粗狂的女人。每次要吃饭了,便听到她站在后门口,扯着大嗓门叫我回来吃饭,回来得晚了,便是一顿骂。
三婶不能生,那会刚刚领养了一个小婴儿,也就是我堂妹,我记不清当时的她几个月了,但是我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给她要摇篮,一直摇到她睡着为止。摇摇篮不难,但是单调枯燥,最主要的是不能出去玩,有时候,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我会故意把摇篮摇很大的幅度,也不知道三婶有没看出我心中的愤恨。
6岁的我,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滋味,为了能少挨骂,我变得很听话,没经她的允许我不会跑出去玩,我会把她分配的家务都好好做完,我也会每天给妹妹要摇篮,让她睡觉。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无助,委屈无从诉说,只能默默地往肚子里面咽。那时的我每天都在期待父母能够早日回来,让我不再过这种小心翼翼的生活。
所幸的是,春节前夕,父亲便带着母亲和弟弟回来了,并表示不再去武汉了。就这样我终于结束了半年的寄人篱下的日子,我感觉我的生活又充满了希望,虽然父母也经常会吵架,但是只要他们都在我身边,那就知足了。
这是一段早已被遗忘的记忆,突然被这本书勾了起来,我感激我的三叔三婶曾经对我的收留,它们都是善良的人,但是这段经历回想起来还是会让人生出一些伤感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