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作者: 大莲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10:46 被阅读421次

轉眼又到臘月了,每年這個時候,我總是思考如何准備年貨過大年,雖然吃得不多,但還是聚精會神地把以往過年的習俗,像電影倒帶一樣反復轉幾遍,生怕漏了哪個環節,減少了家人福利事小,影響府上各人來年運情事大。開個小差,與大家分享我家鄉過年的往事。

人們常說,臘月就要備年貨過大年。近日,舊金山唐人街商鋪門前,已經架起"紅屋",售貨員操着四邑口音大聲吆喝着,叫賣聲蓋過汽車的聲響。

其實,記憶中家鄉在過了中秋佳節后,就開始籌劃做過年的准備了。

記得有一年,吃過晚飯,到地里可豬菜回來,就抱着自家的雞乸,到村尾與一只從上川島來的花公雞"相會",那花公雞一身"麻花麻花"的羽毛,"英俊瀟灑玉樹臨風",村里的雞只已經"改朝換代",絕大多數被它的優良基因改造過。阿媽囑呼:"每天早上到雞窩拾起雞乸生下的鮮蛋",這些都是我們除作業外的"功課"。大約生下十來只蛋,雞乸就開始孵化小雞了。

這些"麻花"小雞孵出后,剛好趕上收割晚造禾,那些散落在禾場外的谷粒,足夠填飽它們的"谷袋"。這时候的麻花小雞,也像寵壞了的孩子,谷上揀米,米上揀蟲。待到稻谷完全入倉后,我們放學回家的任務,就要把雞只趕到禾田里,啄食遺漏在禾稿頭或泥土裂縫里的谷粒和新出的嫩草,它們長啊長,長成了我家准備過大年的大剦雞和大雞項。

在缺油的年代,鄉親們算准日子,在離春節大約30天左右,就把這些昂首挺胸、花枝招展的雞只關進雞籠里,過着飯來張口有衣也伸不出"手"的生活,還美其名叫"儲肥雞"(家鄉叫團雞)。待到過年時劏雞,雞只盆腔里,會有半斤到一斤的肥雞糕,慢火可煎出一大碗油,這些油就是日后蒸魚、煎魚、炒菜、撈飯、撈粉面時,唯一可以令食物發亮的光源了。

家鄉人最能適應時勢環境,"團雞"不失為經濟困難時期,為缺油解困的最佳方法。那時人們都說"團雞"是極品,脂肪均勻分佈於雞身每塊肌肉上,骨軟肉酥,可與當今推崇的日本和牛相比美。我回想那"團雞"的雞肝,與著名的法國鵝肝也不分伯仲。可惜后來城鄉食油供應正常后,人們便放棄圈養這種"團雞",令現代年輕家鄉人,即使富貴,也未必能品嚐到這種特殊的鄉土美食。

養鵝過年更甚,鹅仔點回來(忌諱講"買",怕養不大),阿媽像坐月伴小孩一樣,把稻草放進谷籮里弄成個窩,籮筐上還蓋上舊被保暖,把裝着鵝仔的籮筐移近床前,天寒地凍半夜要起床多次,把菜葉切成煙絲般親手餵食,直至它們長出粗毛能夠禦寒,兼且獨自可以覓食,才放心把它們放出去。

在肉食憑證的年代,逢年過節,全靠各家各戶"管家婆",從手指間隙流留一丁點過年過節備用。聞說當年鄉間有位婦人,灶台上長期設一小𥐙,內里有一小塊肥板豬肉,除用來炒菜擦鑊之外,還用于孩子們吃完飯后擦嘴,這樣油光滿面出門返學,好讓街坊鄰里投來妒慕的眼光。

其實很多城鄉家庭,平時度日都是有計劃有節制分配的,但到了過年時節,無論如何都要放縱一下自家,讓成年累月辛苦勞頓的親人飽餐一頓,不少人家按人頭劏牲口,一家五口劏五只,一家八口劏八只,放開肚皮吃一頓豐盛的大餐。我們這輩人的親身經歷,已成了游子深深鉻在腦海的萝憶年味。

過年除了豐沛的肉食,還有各種各樣精美糍菜,如甜糍乸、咸糍仔、酥角仔、發糕、年糕、蘿蔔糕等擺満整個粉架。尤其我祖母做的甜糍乸最為特別,每個吹満氣,象氣球一樣擺滿整個箥箕,炸熟后其偶意就是,"煎堆碌碌黃金滿屋"。亦有話說,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記得第一年在佛山過年,入鄉隨俗,有同事誠心教路,除夕前,買幾條鯪魚煎香擺在家里,留待年初二開年吃,這樣就是"年年有餘"雲雲。這話令我笑到彎腰。也難怪她不知道,我家鄉面朝大海,天天圩日,年年月月日日有魚,從未聽過家鄉有人用香煎鯪魚澤年,才可以預示"年年有餘"呢,況且本人向來怕鯹,這種"年年有餘"的方式可免則免。

想我家鄉每年春節前,南灣海鷹隊、鯤鵬隊幾十艘漁船浩浩蕩蕩駛回碼頭基泊岸,漁民兄弟歡天喜地准備回家過大年,他們載回了豐富的魚獲,滿足了家鄉交通并不發達的四鄉民眾,不少家庭都會買回與自己等身的門鱔干、尤魚干、蝦干、蠔豉干、紫菜等煮餚必備的年貨,順手抱回一綑綑帶魚,高高掛在天井屋檐下,還趁魚多便宜,買回一些新鮮雜魚用鹽醃好,留待明年開春時食用。有一年阿媽買了幾十斤池魚(7分錢一斤),用鹽醃好放進大糖缸裏,開春后吃了幾個月,令我怕怕,至今看到市場上擺賣的池魚都會皺眉頭。

我們只是最普通的人家,如果是南灣漁民家庭,家家戶戶年年有魚的種類、品質、數量,用琳璃滿目、氣勢如虹來形容也不為過。

以上都是家鄉鄉親們過大年的年貨准備,並非硬性規定,貧富有別豐儉由人。但有一個重要環節,不管貧富都必須要完成的,就是年前大掃除。

常聽人說,"年廿八洗邋遢",我家鄉人不會把這工作拖到年前才做,他們會提前在農曆十一月期間或小年之前便完成了。鄉親們把這勞作稱"打火灰"。牆壁瓦面、屋樑大樑、神台香爐、床板被席、枱枱櫈櫈⋯⋯能拆御出來的物件,統統都搬出去洗乾淨,把一年來堆積的垃圾灰塵掃空。間中或有人家整屋、補漏、修灶、打谷磨(沒通電的時候),過一個清新、干淨、舒服的大年。

年廿三、廿四是小年,各家各戶炒米溶糖拜灶君。家鄉過小年已經是過大年的前奏了。我祖母早已炒好糯米做炒米溶糖餠,或舂好炒過的糯米粉做炒米碾,這些都是我們兒時最最愛吃的糕點,吃多幾次后,從中也得到少少真傳,有大日子時也會"露一手"。不好意思,我還沒有賄賂灶君老爺,只是供供"五臟廟"而已。

年廿八貼揮春,這話說准了。我舅舅喜歡幫鄉親們寫揮春,磨墨、折紙、𠝹紙的任務就落在我手上,剩下的邊角紅紙正好用來寫"財神到"。遵照舅舅的囑呼,我把這些紅紙條分別貼在各家各戶大門框,并叩門大聲說:"財神到"!鄉親們開門"迎接財神"時,總會回謝一两個桔果或一两分的賞錢。大多數人家,從這天開始貼春聯、貼門神、泥紅錢、扎花飾,為過大年增添濃濃的喜慶氣氛。

挨年近晚,嬸母們可忙壞了,年廿八舂米粉,年廿九做糍糕、蒸糍糕,除夕煮餚拜神靈敬祖先,一家人分工合作完成,大家累着肢體樂在心頭,臉上表現出燦爛的笑容。

除夕,小小村落,炊煙裊裊,家家戶戶散發出濃濃的餚香味,香燭熏煙四溢,炮仗聲此起彼落,處處都洋溢着過大年的喜慶。

我家鄉過年的菜餚,有用豬、雞、鵝、鴨做成的"硬碟",還有腐竹(富足)、粉絲(長壽),發菜(發財)、蠔豉(好事)等預示好意頭的菜式,除此之外,還有特別夠圓夠潤(圓蹄),夠豪(生炸大蠔)。"綠豆圓蹄"這道團年甜菜,只應家鄉有,他鄉的廚師不會做,他們連聽都沒聽過這菜名,真的。

吃完團年飯,又是母親們大顯身手的時候,家家灶𤎌紅火,戶戶正在蒸發糕,意味着來年蒸蒸日上。這是一件關係全家明年運程的神聖任務,一定要蒸到"發",以"四個髻"為標準,打開鑊蓋,若發現達不到"四髻"標準,切忌在"發糕"之前講個"唔"字",正確的說法是:"很好,今年發糕裂口笑"!我學藝不精,每年做出來的成品,都是"裂口笑"的水平。

大年初一,是我們一年里最值得期盼的日子,除了有新衣新鞋新襪穿,還可以向長輩們討新年錢。那時的新年錢不像現在,金額很少,只是圖個吉利,意思意思而已。記得剛有硬幣面市的那年春節,父親給我的新年錢是一個伍分硬幣,我非常欣喜,并用布包起來留作紀念。

家鄉大年初一的習俗最有趣,條條都為婦女們着想,例如:不種地、不擔水、不洗地、不掃地、不倒痰盂、不洗衣、不殺生、不做針线活⋯⋯一年長流流,就這大半天,對母親們特別眷顧優待。晨早,她們煮好齋菜齋飯,一家大小,規規矩矩恭敬神佛,吃完齋菜后,年輕人成群結隊上街看熱鬧,留下"徹底解放"的媽媽、婆婆們看家護院。

大年初一的大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幾乎人手一包瓜子,紅瓜子、黑瓜子、葵瓜子,不停地嗑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著人流,從十字街行到南灣碼頭基,仰望一下車豬頭那幾塊石,便調頭打道回府。一連三天重重復復這樣上街或走親戚活動,比較無聊,唯一令人感到輕鬆的是,不用開工,不用返學,不用做作業。所以說,春節假期也是年輕人和學生們解放的好日子。

在物質豐盈的當下,過年的舊習也漸行漸遠了,取而代之的是緊跟時代潮流,以一家人所能接受的歡慶儀式進行。但千變萬變,長輩們給兒孫派紅包,晚輩回家與長輩們團聚,熱熱鬧鬧,齊齊圍坐着吃頓團年飯,細細品味這團年飯給家人帶來的歡愉,讓這歡愉催生出來的正能量,釋放在工作上、生意上、學業上,相互道賀,恭祝大家身體健康!週年旺相!這才是過年的真正意義。

歲月悠悠,臉上已添加了六十多道年輪,回憶着家鄉過年習俗,那濃濃的年味像佳釀一樣醇厚,永遠飄香。

過年發糕,恭喜發財!

家鄉的年味

年糕:步步高升!

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煎堆:煎堆碌碌 金錢滿屋(來自網路)

家鄉的年味

家鄉蕃薯糯米餅

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家鄉炒米餅

家鄉的年味

家鄉炒米碾

家鄉的年味

炒米餅

家鄉的年味

家鄉蘿蔔糕

家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

小時候養過的家鄉麻雞(來自綱路)

家鄉的年味

小時候養過的獅頭鵝和開平馬崗鵝(來自綱路)

家鄉的年味

家鄉過大年的菜餚(來自網路)雞、鵝、燒肉、扣肉、白切肉,粉絲腐竹、發菜蠔豉、蘿蔔鱔干、尤魚海味⋯⋯(鴨,因為長相"扁嘴",習慣上用來煮餚,不作敬神拜佛)

家鄉的年味

門鱔魚干

家鄉的年味

家鄉是魚米之鄉

家鄉的年味

小時候的新年錢

家鄉的年味

祝福大家豬年快樂!如意吉祥!

家鄉的年味

相关文章

  • 家鄉的年味

    轉眼又到臘月了,每年這個時候,我總是思考如何准備年貨過大年,雖然吃得不多,但還是聚精會神地把以往過年的習俗,像電影...

  • 舊金山的元宵節

    舊金山的年味,肯定沒有家鄉濃,但舊金山的元宵節,肯定賽過家鄉。因為這里每年元宵節前后(春節后第二個星期六),...

  • 家鄉

    《家鄉》 詩/長松 . 火燒雲 燃燒的 是遠方 . 遠方的人 思念的是遠方的 家鄉 . 內在的光芒 猶如 夜晚的星...

  • 家   鄉

    我的家乡位於陕西省渭南市渭北平原的固市镇南师村。这里地理环境优美,人杰地灵,风水宝地。人们善良淳朴,尊老爱...

  • 家鄉

    一個重慶人的我在重慶反爾像外地人,回到重慶一片茫然,特別是重慶的路,開著車行駛在重慶市區內心忐忑不安,一...

  • 思鄉曲

    遠離家鄉的游子滿腹思鄉愁 時時夢見故鄉醒來淚水流 當高遠望故鄉開闊望不到頭 遙相望的故鄉年暮親的俊髹 遠處青山依依...

  • 兩首唐詩,梅花香裏思故鄉

    很多人都曾背井離鄉,在異國他鄉思念故鄉,想念家人、家鄉風物、家中草木、器物。 思鄉是美麗的情思,思鄉的詩往往美麗動...

  • 家鄉的稻米

    記得地理老師講過,地球是圓的。我不相信,從村里到街上,從街上到台城,大路基本上是平直的,就算有幾段上坡下坡路段,也...

  • 家鄉的味道

    久离家乡的人,心里都会愈发敏感,哪怕是一阵风声,都会在他心里起些波澜。尤是在吃这方面。哪怕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若有...

  • 家鄉的味道

    丙申元宵節回到家鄉。大紅的春聯、燈籠,滿地炮皮飄灑而就的“紅地毯”;敬畏自然、祈冀豐收的香塔;左鄰右舍的“老年院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鄉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w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