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北宋 张先
时为嘉禾小组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睡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赏析】
这首词是张先担任嘉禾小倅时所做,当时作者已年五十二。整首词给你的感觉就是一个抽“愁”字,愁年华已老往事如烟,愁春景易逝时不再来。临老伤春之感相互交融,使诗人愁上加愁。
一、用时间的长来写临老伤春之愁的绵长。整首词描写的时间从早上到中午,到黄昏,最后到了深夜。早上“以病眠”,这个时候,躺在床上的作者情绪低落的,是不想参加府会的,因为他不想在歌舞升平、人声鼎沸的府会中让自己更加忧愁,所以“不赴府会”。躺在床上“不赴府会”的作者,越躺越烦闷忧愁,辗转发侧之后还是起来“水调数声持酒听”,想听听从远处传来的悠扬的《水调》曲调来派遣心中的忧愁。他一边饮酒,一边侧耳倾听,不想“借酒浇愁愁更愁”,那悠扬悦耳的《水调》声,不仅不缓解心中的愁闷,还更增添了他的忧愁。“午醉醒来愁未醒”,酒醉醒来已到午后,但心中的那份忧愁却是不减反增。看着流逝的春景,想到年华的易逝,他不由得叩问“送春春去几时回”?但,那美好的年华和这美好的春光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想到这里,临老伤春的作者更加忧愁,此时,天色渐晚,已是黄昏,作者起身照镜,看着镜中逐渐衰老的面貌,想到流逝的春光和美好的年华,陈年往事一起浮上心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叫人难以忘怀。但,往事如烟,美好的往事只是凭空地增加了他无限的怅惘之情。愁闷难抑,愁思难排,无限的临老伤春之感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走出屋子,闲庭信步,只见在沙滩上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栖息,只有他一个人形单影只、顾影自怜。抬头仰望天空,乌云密布,天空也如自己一样愁云密布。正在这时,云儿被风划开了一道口子,皎洁的月光投了出来,月光下的花儿,在风中舞弄倩影。这美好景象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夜已经很深了,风越来越大了,府会已经结束,人们都已入睡,到处一片寂静。他走进屋子,用重重的帘幕密密层层地将灯遮起来,但风太大,灯火依然摇曳不定。看着摇曳不定的灯火,听着屋外呼呼的风声,作者久久不能入眠,他想,不知小路上的花儿又被风刮落了多少,明天应该是落花满径了吧。短短的一首词,描写了作者从早上到深夜的所看所听所想,把他临老伤春的愁恨生动地描写了出来。
二、以物抒情。作者在这首词中选取了《水调》曲调、酒、晚镜、流景、往事、并禽、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灯、风、落红作为描写对象,这是作者的有意而为。《水调》本是婉转动听的为府会热闹助兴的,但对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的人来说,这份热闹反衬了作者的孤独寂寞。酒,也是府会助兴之物,但对于愁闷之人,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晚镜”,既有时间之晚,更有晚年之晚,暗示作者因年华逝去的哀愁。“往事”越美好,越显示作者现在的愁恨与无奈,所以只能“空记省”,那份无奈与怅惘,从一个“空”字就活生生的表现了出来。“并禽”,一双双,一对对,而我却一个人形单影只、顾影自怜,那份孤独寂寞,只有个中人才深有体会。“云破月来花弄影”,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一个“弄”字,将花儿顾影自怜的伤感美态传神地写了出来,王国维对此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自矣”。“重重帘幕”不正是作者重重愁恨吗?那“密遮灯”不正是作者的忧愁无处排遣吗?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大风不是作者面临的处境吗?满径的“落红”,不正是作者逝去的年华吗?王国维说:“有无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物之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