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有感

作者: 飞耳 | 来源:发表于2024-08-03 13:17 被阅读0次

举荐人,识人不明就是引火烧身

 吴国张温年轻时,以聪明才智享有盛名,顾雍认为当时无人能与他相比,诸亮也很推重他。张温推荐同郡人暨艳作吴的选部尚书。暨艳喜欢议论朝政,弹劾朝廷百官,对五官、左右三署郎官,审查尤其严格,几乎都被降职,甚至被降数级,能够保住原来官位的,十个人中也没有一个;那些为官贪婪鄙下,没有志向和节操的人,都被他发落成为军吏,安插在军队的各营各府。他还经常揭发别人的隐私,加以夸大张扬,以证明他处罚得当。同郡人陆逊、陆瑁写信给暨艳说:“圣贤的人赞扬善行,而体谅别人的愚昧;忘记别人的过错,而记住人家的功劳,以形成美好的风化。如今大王的伟业刚刚开始,将要统一全国,现在正是如同汉高祖不求全责备,广泛招揽人才的时代。如果一定要在善恶好坏之间划出一条清楚的界限,重视像过去许劭所作的人物口评,固然可以改变风俗,申明教化,然而恐怕目前很难推行。应该远学孔子的泛爱亲仁,近效郭泰的宽厚容人,这才有益于正道常理。”朱据也对暨艳说:“天下尚未平定,如果只举荐那些完全清白的人,而容不得一丝缺点,恰恰破坏了劝导作用;如果一下子都被免职,恐怕会带来祸患。”暨艳不听。于是怨恨之声遍布于路途,人们都争着告发暨艳和选曹郎徐彪专凭私人感情任用官吏,爱憎不以公理作标准;暨艳和徐彪都被治罪自杀了。张温和暨艳、徐彪素来意见一致,也被牵连治罪,逐回本郡的官府做杂役,后来死在家中。当当,在张温得势的时候,余姚人虞俊叹息说:“张温才能有余而明智不足,华而不实,人们的怨忿将会聚集在他身上,有败家之祸,我已经看见先兆了。”不久,张温果然被治罪逐回。

相关文章

  • 读《相爱相杀的战国》你有何感想?

    假期,我读了《相爱相杀的战国》这本书,颇有感触。 本书以《资治通鉴》、《史记》为主线,按历史的时间...

  • 归隐于朝堂之上的奇人东方朔

    ——读《资治通鉴》有感 东方朔妥妥的奇人一个。 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3年...

  • 读《资治通鉴》有感

    读《资治通鉴》半卷有感,这部史书实在是太长了,写了十六朝皇帝,看了半个多月了才看到“王莽篡汉”,打算休养生息几日再...

  • 读资治通鉴有感

    今日读了《资治通鉴》一小段,故事中讲到大将军李广有一次带领100多个精兵在路上走时,突然发现有很多敌人在附近,部下...

  • 读《资治通鉴》有感

    前几天妈妈刚给我买了一整套资治通鉴,我心血来潮一下子读了两本这时有同学会问资治通鉴是什么?资治通鉴其实就和...

  • 读《资治通鉴》晚唐、五代史有感

    近重读《资治通鉴》,读到唐纪、后梁、后晋、吴越、后蜀等历史,颇有感悟。朝代兴亡更迭频繁,崇尚武力,忽视德行,造成‘...

  • 读《资治通鉴》有感(一)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

  • 听白话《资治通鉴》有感

    最近,无意间在酷狗打开了白话文《资治通鉴》,越听越有兴趣,上下班路上都要听四十多分钟,目前已经听到汉纪一百多集,因...

  • 天下饥民战贼臣

    乱贼王莽废汉君, 疑臣满朝弑其身。 欺上瞒下逼人反, 赤眉率众聚义兵。 读王大珊友历史小说《资治通鉴》有感

  • 2019-04-25

    叹李广__读《资治通鉴》飞将李广有感 六旬岁月战七十, 骁勇飞将震匈奴。 可惜疆帐自刎去, 多舛英雄候无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yz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