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话说林中云在吴姨家不挣工资干了三年保姆,这吴姨当初的两项承诺一项都没兑现不说,如今自家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她这就想三言两语打发小云回家,这就是心术不正,欺负人了。纵使柳丰瑞再好的脾气也咽不下这口气,哪有这样的亲戚,这么做事的?于是她决定亲自登门讨个说法。
柳丰瑞只身来到吴姨家,这吴姨马上就换了一副笑脸相配,毕竟白白用了人家姑娘整三年,这亲戚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她以后也没法做人。
且看她如何表演。
“表姐啊,小云的事我是比谁都操心,可是没办法啊,孩子学历低,银行的门槛多高啊,现在进不来了。我就差给人跪下了,表姐,当初应承好的事没办成,我这心里有愧啊,我都没脸见你……”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应该指的就是这类人了。是没办成?还是就没想办?小云的学历低那是明摆的事,吴姨是今天才知道的吗?
可柳丰瑞是什么人?心善,单纯,低调,多年的农村生活环境下,她到底也没多大见识和阅历。在巧舌如簧的城市人吴姨这里,柳丰瑞显然就是个小白,比女儿小云强不到哪里。
你看,吴姨的一番真诚的表演,柳丰瑞一肚子的怨气消解不少,脸色也就没那么难看了。
她知道女儿的学历低,既然银行不行,那找个别的活也好啊。
到现在还抱着幻想,足见柳丰瑞遇人不淑,认人不清。
吴姨自然又有说辞应对,她说小云这孩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找个工作也干不了几年,不如她给留个心,在市里找个好人家嫁了过好日子,户口的事也就不叫个事了。
这番花言巧语柳丰瑞又信了,没过几天,吴姨果然给小云说了一门亲事,只道是那家人开饭店,家境如何的优越,小云过了门直接就是老板娘。
大胆的吴姨
吴姨拉着小云去男方见了面,如吴姨所说,这张家确实开着一家饭店,貌似生意还不错。
看到小云的那一刻,张家二老十分满意,不但马上给小云买了两身衣服,还让小云张罗着在前台帮忙收账。
(读到这里有点看不懂了,要说这小云在农村长大,没多大见识那是真的,但初次见面就接受人家的两身衣服,这就有点看不起人了。林老二家是穷了点,但不穷志气,林家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不会眼窝子这么浅,八字还没一撇就接受男方的东西,此其一。
其二,张家让小云帮忙前台收银,自然有作秀的成分,无疑是给这孩子一个信号,只要答应这门亲事,过门就是老板娘,但显然不符合生活逻辑。
一般初次见面,那就是相亲。生意再忙,也得先放放,双方聊聊相互探探底,尤其是两个年轻人需要多接触接触。小云不是来应聘前台,哪有一来就上手收银的?主家放心,人家姑娘也未必答应,毕竟过钱的事不是小事,显然唐突了。)
正主出场了,那孩子不言不语像根木头,父母指派啥做点啥,没人指派他就在那里戳着。小云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小云不禁心生疑惑,这男孩该不是个傻子吧。
小云把心里的疑虑告诉吴姨,吴姨说她傻,人家那叫老实,这样的人婚后才听话,任由摆布。
(吴姨是想多了,还是没安好心?即使婚后张家的大人也不会马上把大权交给新媳妇,自己的孩子脑子有毛病,那这媳妇还不得看紧点?放权?想什么呢?)
这吴姨真是个好媒人,她两头瞒,这边诓骗小云,说她的父母已经同意了,那边又诓林老二夫妇,说小云很满意。
这天,张家把林老二夫妇请进城,双方家长见面,摆了一大桌丰盛的酒宴。
席间,张家父母又是递烟又是倒酒殷勤备至,可看那男孩左右是不对劲,呆头呆脑,没有一点正常人该有的灵动。
这孩子是不是个傻子呢?柳丰瑞不禁要问吴姨。
看你说的,表姐,人家就是小时候因为发高烧落下点后遗症,反应是慢了点,但不傻啊。
确定不是傻子?
那哪能啊,我能给小云找个傻子吗?你人家这家大业大的,就这么一根独苗,将来家业还不都是咱小云的?
家大业大,可这孩子有毛病啊!
这话说的,这孩子如果没点毛病,能轮得着咱小云吗?还不满世界挑着找啊。这点毛病真不算啥,以后小云受不了委屈......
面对一桌子饭菜,柳丰瑞难以下咽,一想到闺女要嫁给一个傻子,她就忍不住地抹泪。
林成孝闻名原委,一下子就上了火:咱又不是卖孩子,不乐意就不答应,有啥好哭的。
两人叫过来小云一合计,果然大家的感觉都没错,这男孩的脑子真的有问题。
对于婚姻和未来,年轻的小云还充满幻想,她怎么会喜欢上一个傻子呢?对于户口和工作,她还年轻,一时对她还没那么重要。
张家父母着急商量彩礼的事,林成孝夫妇果断拒绝,带着女儿和行李回了家。
他们也知道,这门亲事是吴姨给张罗的,这就算是她给小云做三年保姆的一个交代。拒绝亲事也就意味着小云三年的青春喂了狗。
可宁愿女儿三年的付出打了水漂,他们也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姑娘跳进火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