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看一个咨询室中的真实案例:
咨询案例
一高中女生因学习压力大,学习学不进去,上课听不进去课,情绪极度焦虑,晚上失眠,再后来孩子情绪又变得很低落,每天精神不济,白天总是犯困,上课经常睡觉。
父母很着急,带孩子去医院求治,被诊断为抑郁症。
采用电击疗法和精神药物治疗相结合,一共做了六次电击治疗。
孩子和妈妈讲,电击后自己记忆力明显下降。
吃精神类药物后,药物副作用导致孩子思维迟缓,身体发胖。
但是孩子还是不能学习,不得已休学在家。
休学后,只要不提学习,孩子情绪状态稳定,但只要一提学习孩子就焦虑烦躁。拿起课本,孩子反馈自己思考不了,看过的内容记不住。
随着一年休学的即将结束,开学时间越来越近,虽然依然吃着精神类药物,孩子却越来越焦虑烦躁。
家长担心孩子的问题是不是复发了?
因为电击和药物的副作用,父母也担心继续吃药孩子不能学习,不想孩子继续吃精神类药物,带孩子前来心理咨询调整。
心理咨询中,化解孩子学习的压力,树立自信心,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孩子有信心有方法应对学习了,焦虑情绪自然缓解了,孩子回到了学校正常学习生活。
类似的案例接待过很多,每次接待到这样的案例都为孩子心痛。也请读者朋友们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1、学习压力引发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问题?
2、为何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在医疗治疗模式下,总是被贴上精神病学的“病”标签?
3、孩子吃着药,休学的时候情绪平和,到底是药物的作用效果还是因为休学回避了引发焦虑的情境呢?
4、孩子一想到将要回到学校就焦虑烦躁,到底是孩子所谓的“抑郁症”复发了呢,还是孩子问题的根源压根儿没有解决呢?
解决问题一定要追根溯源,从根源上化解,尘归尘,土归土,切忌把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心理困扰,进行疾病化诊断,贴上精神病学的标签,导致精神病诊断泛滥,进而引发精神类药物滥用。
在当下很多个人困扰,都被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描述。
学习过程中,压力大,情绪焦虑,被称为焦虑症;
孩子个性活泼好动,可能被称为多动症;
孩子被过度呵护保护,个性胆小,人际中总是恐惧,回避人际交往,可能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个人工作适应不良或爱情、事业受挫,情绪抑郁,可能被认为是患了抑郁症……
把困扰都归结到精神病里,把问题解决交给精神类药物,吃药就把问题都解决了?
这样的努力往往显得很可悲,因为这是在回避问题本身,也是在回避当代社会的大议题、大问题。比如我们的教育理念,比如社会文明发展对个人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