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八月底就三周了,言语方面基本能完成日常交流。
今天,我带着她去小菜园玩。走一条宽宽的大道,拐个弯再走个小道就到大棚了。这里有密密麻麻的上百个大棚,我只记得我的是“D3”。进到大门,左转第一个路口右转再过两个减速带才能到。右转后,闺女在车上左看又看,小嘴嘟囔道:“这个不是。”意思是:“这个不是我们的大棚。”
“嗯 这个确实不是我们的大棚。”我鼓励道,心里想着:“这次让她自己找,看看她到底是蒙的还是确实有自己的方法。”
我故意放慢车速,好给她辨别的时间,每过一个大棚就问她:“这个是不是?”
“不是”。她认真的上下大量着路过的大棚,时不时探头向里张望。
我也往里看看,每个大棚的布局和种植的种类确有不同,但都是绿油油一片,这么点小孩能记住吗?眼看着马上要过第二个减速带了,我增加了问她的频率,像是一个老师急于给学生透露答案似的。
“这是我们的大棚。”她小手一指。
果然没错,是“D13”。我开心又惊喜。问她:“你怎么知道的啊?”
“100”,她说。
“100,哪里有100。”我四处张望。原来大棚外墙有个大大的“100”,是用白色的石灰喷上的。因为它这里编号都是D13这样字母加数字的顺序排列,其它的字我根本没注意过。况且,100也从来没有教过她。只是坐电梯时,会让她认数字,仅仅是11以内的。一个1两个0,她是认识的。但是放一起,我还是难以相信她能知道是100。
她记住了,并说了出来。我想可能是,这个“100”很醒目,像个图像吧。而且,她的大脑里判断时肯定还会有别的依据。
回来时,我故意没走大路,走了一条小路,想在一个菜市场买条鱼做午饭。到路口时,我没有拐进大路,径直往小路里开去。没一会,闺女又开始嘟囔:“迷路了,迷路了。”
我反应过来后,哈哈大笑,赶紧和她解释:“我们没有迷路,是走小路,去“方霞”买鱼去!”
“方霞”,她知道这地方,又重复一遍,心里踏实了一些,“走小路去买鱼。”
路口指示牌的标志,她是肯定不认识的。走在巷子里,两边的布局和来的时候不一样,她都能分辨出来,说明来的时候路两边的景色都记在脑子里了。她能分辨出,来去时的路不同。而我,一直都是跟着路牌走,“这是某某路”“这是某某路”,只有特别熟悉的地方,才能放心的根据路两边景色和建筑来判断,但是觉得看到“字”后,心才能踏实下来。
字有精准性,但是图像是小孩生存的技能,速度更快,更有意境。
进去大棚,闺女抬头兴奋地喊:“蓝天白云”。我抬头,看到的是蓝色的棚顶,顶的侧方留着大大的进风口,透过它能看到白白的天空。闺女一定是把“蓝色的棚顶”当做是蓝天。她一说,我觉得还是无比的接近,蓝色色度一样。
孩子的记忆是一幅幅图像。对于不识字的她来说,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也符合人类的发展,最早的原始人肯定是没有文字和语言的,但是依然能离部落很远的地方打猎,而不迷路,靠的就是图像记忆。孩子拿到一样玩具或认识某件东西时,总是伸手要,去“触摸”“牙咬”“敲打”“把玩”……这些都是为了能让图像记忆更鲜活生动,便于记忆。
小区遇到自己同款的车,闺女总是大老远就指着说:“爸爸的车。”看过去,只能看到车头或车尾的一角,或是侧面,根据这些信息,我是看不出车型的。我需要走过去,看看屁股的车标和字母才能完全的确定,而一个三岁不到的小孩却能迅速判断,说明形象思维比大人要发达。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发现长得一样的车,车牌才是更精准的判断依据。图像有时候辨别度低,但是图像的信息量、图像的速度、图像的活性要远超文字。文字在大脑中需要转化成图像才能思维,是人为了交流而发明出来的一个过渡。
盲人对于声音的敏感,源于对图像的不可见。孩子对图像的敏感,源于对文字的不认识。等文字认识后,图像思维就会衰退。这就是达尔文的“用进废退”。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教育部规定不让幼儿园教授过多“知识”的缘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