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阅读笃局
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塔拉 维斯特弗
推荐理由:一本启发人找到自我的书
一、母亲的隐喻
第一节《择善》开端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最强烈的记忆不是一段记忆。它是我想象出来的,之后回忆起来就像真的发生过一样。记忆成形于我五岁时,就要满六岁前,源自我父亲讲的一个故事,他讲得那么详细,以至于我和哥哥姐姐们都各自演绎出自己的电影版本,其中充斥着枪林弹雨和喊叫声。我的版本里有蟋蟀。当我的家人在厨房里挤作一团,灯关着,躲避将房子包围的联邦调查局人员时,那就是我听到的声音。一个女人伸手去够一杯水,月光映照出她的轮廓。一声枪响,像鞭子抽打的声音,她倒下了。在我的记忆中,倒下的总是母亲,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
在第一节《择善》行将结束的时候,有这样一段呼应性的描写。
“然后我看见母亲站起来,伸手去够厨房的水龙头。一道白光,一声枪响,她倒下了。我一跃而起,接住婴儿。”
我一直认为这个故事是整个全书的内核。母亲代表过去、代表传承,婴儿代表未来、代表新生。
因而母亲随枪响倒下,主人公一跃而起接住了婴儿。这试图向读者暗示,不管经历何种困难和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一定势不可挡。
没有宗教经历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打破家族长久以来遵循的宗教信仰有多么的困难。科学在宗教面前几无立足之地。然而即使如此困难,旧势力也会随一声枪响而倒下,被禁锢的新生事物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径。
《肖申克的救赎》有这样一句话: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光辉。
主人公居住的山就是他们旧信仰的代表,阳光之下山就算有再大的阴影,鸟儿也会突破,飞向光明。
二、父亲的隐喻
第三节《奶油色的鞋子》中关于主人公的父亲有这样一段描述
山上的生活给人一种至高无上之感,一种遗世独立,甚至统治之感。在那广阔的空间里,你可以孤身一人几小时畅行无阻,漂浮在松林、灌木和岩石的海洋。那是无边无际的静谧,使人沉静,在它的广袤面前人类显得微不足道。吉恩在这种高山的催眠中长大。一切人类闹剧都仿佛安静下来。
这段对山的描述文字告诉我们除了宗教信仰以外,环境对人格塑造的强大影响。
主人公的父亲生活在这样一个“孤岛”之上,更加加剧了对城市文化的抗拒,越接近自然越厌恶现代文明。“高山的催眠中长大”也预示着其性多么冥顽不明。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然而此山非彼山。
山是有形的山,
地理上形成了与世隔绝的环境。
山是无形的山,
心理上屏蔽了喧嚣繁杂的世间。
山是父亲一生无法觉察的阴影。
因此唯一的出路也只有飞出此山,飞往彼山。只有“飞”才能跨越地理上的屏障,突破家族信仰的桎梏。

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