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食长寿,贪食折寿。古代的医书中,许多地方都讲到两个字——“节食”。节食,不是不吃东西,而是调控饮食的质量与数量。
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脑溢血的发病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
那么,怎样才是不过量呢?进食后:不胀,不闷,不气短;晚上:不干,不苦,口不粘,不打呼噜,不流涎;白天:头脑清醒,口气清新,没有疲惫感,工作效率高。
2、不偏咸、不偏荤,多吃蔬菜。
(1)不偏咸,偏咸不利健康。日本高血压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秋田县和北海道,那里的人常吃咸鱼、咸菜,而冲绳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低,那里的人多吃新鲜蔬菜,吃新鲜鱼,而且口味偏淡。
中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也就是一啤酒瓶盖。
(2)不偏荤。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在讲这个道理的时候,常常举例说:
人有28~32颗牙齿,犬齿4颗,能撕咬,用来吃肉;门齿8颗,用来切蔬菜水果;磨牙16颗,用来磨五谷杂粮。
也就是说,吃肉的牙少,吃菜的牙多。所以,人的饮食结构应该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
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让我们的身体受不了,于是造就了无数肥胖儿、脂肪肝。尤其是许多3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挺起了啤酒肚,这是很危险的。
(3)多吃蔬菜。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每人每日食用蔬菜400-800克,但是我国人的平均摄入量是276.2克,明显偏低。许多蔬菜不仅可口,而且有保健功效。
3、生命在于运动,步行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运动。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几率降低30%;
美国《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报道,与跑步相比,走路对关节损伤小,能延缓关节功能衰退;
国内外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快走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认知障碍等。
“走路可看作治疗癌症的特效药!”英国慈善组织漫步者协会和麦克米伦癌症援助组织共同指出:
如能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最高可降50%死亡风险。
那么如何步行才是科学的呢?每天快走两次,每次2000米;中间可以间歇2次;速度以每分钟100步左右为宜;时间在30~45分钟。
走后不气喘,不心慌,不头晕,不大汗淋漓,要浑身舒坦,第二天不觉得累。这就是适度。
4、没病也要定期体检。体检是防病控病的“健康卫士”,但大多数人却未能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一半以上都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并治愈。
体检的真正作用在于,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防危险因素。
5、平常心才长寿,攀比心最折寿。养生先养心,这是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
养心,就是调整心态,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态,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心态好,就长寿,心态不好,就生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活了74岁,远远超过了李白和杜甫,尽管他体质很弱,但心态很好。乐观、自娱,对物质的追求看得很淡。有诗为证:
自静其心延寿命,
无求于物长精神。
著名的佛学大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2000年5月21日逝世,享年93岁。他在92岁时作《宽心谣》一首:
日出东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
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
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
儿也喜欢,女也喜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
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
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很多疾病大多与心境有关,古人说:“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
6、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开心也是药,那么,开心药在哪里?开心药就在“笑”里。
开口笑笑没烦恼,健康长寿永不老。笑是健康宝中宝,胜似吃了保健药。笑是生活的艺术,是排解压力、负担的良药。
俗话说:笑口常开,健康常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爱笑的人更加长寿。
研究结果发现,最爱笑的参试棒球队员平均寿命为79.9岁,比美国平均寿命高两岁,而不爱笑的球员平均寿命仅为72.9岁。
笑口常开有益改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还能帮助延年益寿。
笑能增强免疫能力。笑能令体内的白血球增加,促进体内的抗体循环,这都能增强免疫能力,对抗病菌。另外笑也有助血液循王不,加速新陈代谢,给人很有活力的感觉。
笑使心脏更强壮。笑能使血液循环更好,血液流通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积聚,因而减少对血管的威胁,减少心脏病发生的机会。
笑是特效止痛剂。研究证明,笑是最自然、最没有副作用的止痛剂。当你笑时,脑中的快乐撇素便会释出,快乐撇素是最有效的止痛化学物质,能缓和体内各种疼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