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闲读:“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唐诗闲读:“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作者: 鹤壁飞雪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08:23 被阅读0次

在我们的普遍印象中,李白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他既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可以“五岳寻仙不辞远”,他把所有的时光都付给了诗、月、酒,他是诗“仙”,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是一位见识过人间极致繁华的人,于是他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他可以把万事都看轻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有时,他在酒里也找不到安慰时,他甚至自我劝慰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是一个真的要云做神仙的人,读李白的诗,你大致都会感觉到一股仙气在纵横驰骋,连同时代的大诗人贺知章也说他不是凡人,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叫他“谪仙”。但唯有一首诗,细细读来,你会感觉到李白也是一个有着浓重人间烟火气的凡人,这首诗就是《寄东鲁二稚子》,全诗如下:

(小楷书法《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天宝三年,也就是744年,在皇帝身边做了三年翰林的李白终于不能适应权力漩涡的勾心斗角,被权贵们排挤,落了个“赐金放还”的结局,于是,李白怀着极度的抑郁不平从长安离开,这一去,意味着李白又要开始他的第二次漫游,所不同的是,之前的第一次漫游,李白人生目的清楚,他是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的,而这一次,他已经走近过皇帝身边,有过身处权力中心而失败的经历,他已经进身无门了。因此,李白这次的漫游,基本是在失望之中开始的,后来我们知道,这次的漫游,历时11年,他以开封(那时候叫梁园)、东鲁为中心,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足迹,这其实是一边散心,一边期待重新被唤回的。

(桑叶)

在无数个漫游的日子里,在长期的无助漫游之中,在南京(诗中注“在金陵作”)游玩的某一天,他看到吴地绿绿的桑叶,由此他忽然想起了家中的一双儿女,于是写了这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这里的桑叶已经一片碧绿,春蚕就快要结茧了。(蚕在蜕皮时卧而不食称眠,蚕一般休眠四次就会老熟结茧。)触景生情,诗人想到了自己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想想浪迹江湖的自己游身在外,那龟山北面自家的田园由谁来耕种呢?所谓的龟阴田,指龟山北边的田地。《左传·哀公十年》:齐国归还鲁国龟阴田。杜预注:“泰山博县北有龟山,阴田在其北也。”这里借此指诗人在东鲁的田地。东鲁(就是现在的山东济宁)的家,是李白的新家。740年,李白在第一任妻子许氏死后无法在安陆继续安身,他是上门女婿,妻子一死,他没理由继续待在女家,于是,他来到了东鲁,李白此时带着一双儿女,他在这里遇到了刘氏,没有媒妁之言,没有父母之命,两人就在一起了,这个没有名分的妻子,非常不喜欢李白前妻所生的儿女。李白对于这种情况是无奈的,好在后来,他应诏进京,刘氏的态度终于有所改观。

(李白吟诗图)

现在,自己已经出京闲游,他不得不想到家乡的情景。“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我心,飞堕酒楼前。”赶回去春耕肯定是赶不上了,是否能乘船江行返乡也不确定,但是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飞到了东鲁他常常饮酒的酒楼楼前边。“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酒楼东边有一棵枝叶茂盛的桃树,桃树的枝条高耸,被一片青烟笼罩着。这棵桃树是我种的,想想,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没有见到它了。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三年的时间,桃树该长得跟楼一般高了吧,可是时光飞逝,我依然还在外边奔走,没有归来。我的女儿平阳,这会儿肯定就在桃树下折桃花,一边折桃花,一边倚着桃树寻找我的身影。“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平阳折花归折花,但是肯定看不到我啊,能折下父亲种的桃花却不见父亲的面,她一定是眼泪哗哗如同泉水一般流淌吧。我的小儿名叫伯禽,个头应当与姐姐一样高了吧。“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他们俩并肩行走在桃树之下,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的继母那么不待见他们),又有谁能抚背怜爱他俩呢?想到这里,诗人心中七上八下不能平复,肝肠在忧愁中日日熬煎,日甚一日。这一大段诗文,全写诗人的幻想,在幻想中,儿女们的体态、容貌、动作、神情,甚至连儿女们的心理,李白都加以描摹,真真是思念深切,远人入梦了。

(醉酒的李白)

肝肠日忧煎之后,诗人的具体行为是什么呢?他用什么方法来安慰自己,告慰远人呢?他撕下一片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汉阳之川。显然,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消解,诗人也无法马上回去,他只能写下自己的心情,似乎写下来了,自己也就回去了,汉代《悲歌》诗说“远望可以当归”,李白在远望之余,记下了这些文字,借以慰藉自己思念的心情。

(《北平无战事》中崔中石的伯禽与平阳)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引用过这首诗,甚至崔中石的女儿和儿子的名字也是平阳和伯禽,他们家的情境化用了李白个人的情境,所不同的,是李白此时的情境是生离,而崔中石当时的情境是死别,但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其中这份浓浓的骨肉亲情是真实的,是热切的。因此,当这首诗被方步亭念出来,亲情深厚而不能相见的痛苦是明明白白,撕心扯肺的。如果认为李白是个神仙一样的没有凡人情感的人,是个不知人间冷暖,不顾亲情的冷酷的游子的话,这首诗可以改变我们的看法,他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诗人,进而才是“诗仙”。他神仙般的极端飘逸,来源于他对于人间的极度热爱。优秀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他的血一定是热的。

相关文章

  • 唐诗闲读:“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在我们的普遍印象中,李白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他既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可以“五岳寻仙不辞远”,他把所有的时光都...

  • 打打酱油

    闲文杂记读几篇,唐诗宋词时时念。 虽为歪理加诡辩,亦能荡气冲云天。

  • 此念| 离忧

    我踩着这梦寐的余晖,却只感到,有个小小的你站在我心上,胡乱调皮。

  • 闲读唐诗

    最近两年挺喜欢读唐诗的,觉得读唐诗总有一种特别的韵律和心境,这种感觉是在初高中学习这些唐诗的时候所没有体会...

  • 酒色财气

    牛你: 酒入肝肠喜忧扬,色注于心情智伤。财不善去酒色空,气定神闲名利场。

  • 祭先严一周年

    去年今日,天地飞霜。横生祸水,毁栋摧梁。哀鸿折翼,驽马失缰。忧缠肺腑,恸断肝肠。山之既崩,情追厚土,日之既陨,黯忆...

  • 梦萦魂牵

    怀思故人心里苦, 梦里泪水夺眶出。 此念深深肝肠断, 绵绵回忆绝期无。

  • 茶、诗

    煎茶 闲酌泠泠水,烹煎一盏茶。 寒春消旧叶,细雨润人家。 乐者裁新树,忧人葬落花。 无悲无喜者,...

  • 闲读《唐诗》(1)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闲暇无事,翻阅《唐诗》,虽页码厚达近2000页...

  • 长相思

    文~凤舞红叶 日漫游, 月漫游, 今夜繁星媚闪眸。 难知次第愁。 昼忧忧, 夜忧忧, 缱绻浓云融雨流, 几时怞自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闲读:“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cq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