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与死随想

生与死随想

作者: 沁芳心理与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06:32 被阅读0次
生与死随想

这两天遇到了那么多生与死的话题。先是单位一位同事心梗突然去世。后又一位关系密切的同事亲人癌症去世。年纪都不大,前者五十来岁,后者六十出头。   

      想起今年3月份刚过完年,单位党支部书记来参加人大代表审查访谈,我才发现他左腮肿得老高。我以为是牙龈肿痛。便和他开起了玩笑:"领导,你是不是过年酒没喝好,口腔消毒不够,细菌没杀死,所以坏事了?"

        他听了哈哈大笑:"要再多喝点高度白酒,是吧?"

谁知道,短短三个月过后,便传来了他去世的噩耗。原来他右腮肿并不是牙龈的事,而是因为一种罕见的白血病。

有人说,除了生死,没有大事。生死面前,一切似乎都显得不值一提。

上午帮同事看了一会人大代表审查材料,又接待了组织部的现场审查。内心感慨,把一个自由鲜活的生命生生摁进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要么是行尸走肉,要么就是虚假变形的模型,不会有生命力。如果人生一直是这么无聊又无趣的话,真是生不如死了。

        想起了以前读过的的一本书:《影响力》,里面曾谈到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往往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这一原理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

特定情形下,我们在判断自己的某一行为是否正确时,我们的依据往往会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特别是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也的确是应该做的事。但问题是,社会认同的这一特点,为我们判断如何行事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捷径,但同时,如果我们总是选择使用这条捷径,也很容易被商家算计,甚至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丧失掉自我。

      无数实验与研究表明,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如此一来,偏颇的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最典型的,比如,在喜剧片里人为加上机器模拟的人的笑声,会让我们觉得片子更加幽默,就是典型的社会认同原理在起作用。社会认同原理非常普遍又有力,连是生是死这样根本性的决定都要受他左右,比如著名的富士康"十二跳",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的社会认同有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我们并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社会认同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实,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机械反应。

      优势信息是什么呢?也许它关乎的是更宏大的多维空间信息,也许它来自见微知著的心灵密码。这个需要我们自己的判断。

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看到了那头小鹿,她受了很严重的伤。地裂了。有过放弃,可是,她还是活下来了,慢慢的向前,找到了自己的家。世界很静,虽然有些孤独,她仍然淡然相信,不论怎样,她都能找到她的生命之光。她可以重回阳光健壮,在森林里无忧的奔跑。

    我知道这个小鹿其实就是我自己。

    莫泊桑说,生活永远不可能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糟糕,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糟糕的时候,都一定要坚强。人面对坚强和脆弱的能力,远远超乎自己的想像。

      生死是大事。活着一天就全力以赴,爱家人爱朋友,爱事业。追随自己的内心吧,无关对错。人生会有很多种角色,我们天生不是为某一种角色而来。我们最终还是要做回自己。         

相关文章

  • 生与死随想

    这两天遇到了那么多生与死的话题。先是单位一位同事心梗突然去世。后又一位关系密切的同事亲人癌症去世。年纪都不大,前者...

  • 生与死

    今天上上午,家里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我的爱犬,樱桃...死了...... 早晨,我刚起床,睁开朦胧的双眼,就听到...

  • 生与死

    在我的梦中我梦到了我死了,惊醒后我出了一身的冷汗,没错生命是脆弱的,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人的生命就像泡沫一样,转瞬即...

  • 生与死

    生与死是世间最为沉重的话题,我于此时谈论生死,也许稍显突兀,但是因为再次与死亡如此接近,按捺不住自己的恐慌。 16...

  • 生与死

    第一次直接面对死亡 死亡是那么的可怕 这一秒与你谈天说地的人 下一秒可能会因为某种疾病而死亡 当我们生下的那一刻 ...

  • 生与死

    前几天选修课的老师转给我们一段视频,是《见字如面》中有关琼瑶遗书的那段,让我们课程学习思考写下自己的心声。老师口...

  • 生与死

    多么悲哀, 你们见证了无数的死 却从未见过 灵魂如夕阳的余晖,一寸寸退下躯体的山坡 而后大地冷却,万籁俱寂 你们见...

  • 生与死

    半夜醒来,看到同事在群里的聊天,看着他诉说着西藏挂职的经历,辛苦、害怕、煎熬。已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身在困境中的人...

  • 生与死

    昨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有一个女孩发出一条定时遗言微博,然后不知所踪,牵动了两万多网友的心。幸好最后结局是美好的...

  • 生与死

    化工厂爆炸,大桥崩塌,诸如此类的新闻似乎天天都在见报,硕大的标题彰显着人们内心的悲痛与沉重。初见时,,还忍不住与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与死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hz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