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只鹤站在一群鸡当中,是鹤比较难受,还是那群鸡比较难受?
你可能会觉得“鹤立鸡群”是褒义词,那么鹤立鸡群就是好事呀,证明自己很优秀呀。
可《百家讲坛》赵玉平老师却说:“一只鹤,如果非要去跟鸡合群,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被鸡群逼死,要么被鸡群同化。”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鸡群定律。
当一个人很优秀时,却混在低层次的一个群体里,就像鹤立鸡群,如果不被同化,就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是因为越是低层次的圈层,越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一只鹤,越是处于“鸡群”这样的群体中,就越显得格格不入。
老一辈曾流传“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说法,他们大多认为重点班学习压力大,尖子生多,孩子如果在重点班总是倒数,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宁可让孩子在普通班做鸡头,也不要到重点班做凤尾。
然而实际却是:普通班的师资力量远不如重点班,学习氛围更是天差地别。
想起我的发小小A,初中时,我们成绩不相上下。初升高时,我和她几分之差被分到了不同的高中,我在二高,她一高。
当时的一高,正是全市重点培养对象,又刚刚搬了新校区,师资力量是从各处调来的数一数二的名师,包括二高也有好几位优秀教师被挖走。
于是,我和她,从开始的几分之差慢慢拉开了距离,不知不觉间竟相差一百多分!
我不甘心,明明我在班级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她的成绩却只在班级中下游,为什么总成绩却相差这么多呢?
后来的一个周末,我走进一高的大门,走进她的班级,我发现:尽管是放假,他们的校门口、操场上、甚至去宿舍的路上,碰到的学生不是手拿课本边走边背,就是三两结队讨论着或数学或物理问题;教室里也是坐的整整齐齐,所有人都在安安静静地学习。完全没有我们学校放假后嘻笑打闹、吃喝玩乐的场景。
最后,我们的差距越拉越大,在一高做凤尾的她如愿考取了自己心仪的重点大学。而我,从二高的鸡头,慢慢沦为鸡身,最后只考了不甚理想、毫无名气的学校。
这就是所谓鸡群定律。
当一个普通学校的鸡头,站在一群吃喝玩乐的鸡中,毫无压力就能名列前茅。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竞争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被鸡群同化。
而一个重点学校的凤尾,周围都是埋头苦学的,使他不好意思偷懒懈怠。处在那种书声琅琅的环境,长期被浓郁的学习氛围包裹,即使倒数的凤尾,也能养成自律、自控、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家长总是挤破头皮,也要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培优班级的原因吧,也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卷的原因。
因为大家都知道,更高圈层意味着更优资源、更多机会、更远离鸡群,更接近鹤群。
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很多时候,限制你发展的,未必是你的能力和智商,而是你所在的那个小圈子。
刘伯温的《郁离子》中有一个故事:
熹华山上,有一只名叫绀羽鹊的鸟,羽毛非常美丽,形似凤凰,发出的声音也十分悦耳动听。长大后的绀羽鹊,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其声音响彻云霄,激荡山洞并震动山岩,树林也随之发出涛声。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其他动物看到绀羽鹊时却感到惊恐不安。森林中的骜鸟担心这只绀羽鹊会夺走它们的领地和地位,于是派鹨鸟去找西王母告状:“这只绀羽鹊的叫声奇异,不吉祥。”西王母听后,派人驱赶绀羽鹊,导致它的羽毛脱落,濒临死亡。
一只鹤,如果强行立于鸡群之中,过于扎眼,只会招来许多嫉妒,如果不能被同化,就会被群起攻之。
是翱翔天空的雄鹰,就不能与大雁为伍,而要和群鹰同行。
是遨游深海的蛟龙,就不要和浅滩的鱼虾同游,而要向更广阔的深海奔流。
木秀于林,那就去融入更广袤的森林;行高于人,就去追寻更高圈层的人同行。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家境贫寒、连考3年才来到北京的陈冬青,一开始的梦想只是想去看天安门。等他真正来到北京后,发现同学们的梦想都是出国深造。
于是,他开始向他们靠近。拼命读书、拼命学英语,厚着脸皮和外国朋友对话……尽管后来没能出国,但他却靠着自己的积累,在国内创办了一所顶尖的英语培训学校。
你所接触的圈子,决定你未来的人生。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勤奋的人同行,你会不好意思懒惰;和积极乐观的人同行,你也会变得阳光开朗。
优秀的人,只有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跟谁在一起,就会成为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