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苏东坡是小时候背水调歌头的时候,当时朗朗上口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我觉得他一定是和李白一样才气逼人,浪漫洒脱的人物,初中听说了东坡肘子,认为苏东坡一定还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大诗人,到了高中,因为语文老师是东坡先生的铁杆粉丝,经常会对我们说东坡是如何如何的全能,所以苏东坡在我心里已然像是神一样的存在,如今我怀着一颗崇拜的心翻开这本《苏东坡传》,了解更加深人,敬佩不减半分。
他一生以笔为友,即使数次被文字所累,也不改其乐,乐观善良,热情勇敢。作为兄长,东坡有一位知他懂他的弟弟,而且弟弟也相当有才气,二人心意相通感情十分深厚,光是这份亲情就够好多人艳羡一生了;作为朋友,在他落难后,他的朋友们并非落井下石而是不顾自身安危去想办法解救他,在伴君如伴虎的古代,在尔虞我诈的官场,能结交到如此君子之友,人生又有什么遗憾;作为丈夫,东坡的第一位妻子平实精明,务实际,明厉害,第二位妻子温柔体贴,最后陪在他身边的朝云乖巧伶俐,如此红颜知己,更是羡煞旁人;作为官吏,凡是他管辖之处,老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林语堂先生是这么评价苏东坡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 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 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了。
苏东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伸张正义的勇气,面对王安石变法,他数次上书反对,可是胳膊总拗不过大腿,他被排挤出朝,在地方他总是用自己的方式,让老百姓少受一点苦难,就算老年自己没有一官半职,也利用自己对县官的影响力保护着那一方百姓,这叫人怎么不心生崇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的时候,被别人记住的时间可能就是你在别人身边的时间,但当你心怀他人时,你的名字在世界上存在的时间就会无限的延长,这就是奉献的力量,苏东坡一生都在奉献,为百姓,为家人,为朋友,为君主……
那我能在我的名字前面加多少形容词呢?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我又能拿出几分豁达呢?我不禁这么问自己……不,你以为他真的心里没有一点怨言吗?有的,但是他如何保持自己的心态呢?原因在于无论身在庙堂,还是处于江湖之远,他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做自己要做的事,他的初心未曾变过,做的事情也从没变过,他一直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所以就无所谓贬谪还是升官了,又何必生气呢,如此可爱的苏东坡,怎会不惹人喜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