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经常有人会问一个问题,保险公司保险吗?我们买保险就是为了转移自己的风险,如果保险公司不保险,最终风险还是要我们自担啊。
作为CPIP注册保险规划师以及CPIB注册保险经纪师,我们要对保险行业的安全性有充足的信心,但是又不能盲目的相信,当然要做到有理有据。
有关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小编决定写个小的系列文章,从多个方面来说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首先要说的一个知识点叫: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是个什么鬼?
《保险法》第100条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并在下列情形下统筹使用: (一)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救济; (二)在保险公司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时,向依法接受其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公司提供救济;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保险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最早的保险保障基金,是保险公司按照原保监会的规定,提取保险保障基金开专户存在人民银行或者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后来为了加强监管,由原保监会集中管理,统筹使用;2008年成立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并颁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依法负责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保险保障基金规模1252亿。
《保险法》第89条规定: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寿险公司不允许倒闭。万一干不下去了,会有公司收购或者政府指定大公司合并,保底有“保险保障基金”直接接管。
保险保障基金属于一种行业风险救助基金,保险公司面临经营危机的时候介入,起到了保护客户利益、救助保险公司、防止其破产的积极作用。
2007年5月,原保监会第一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接管了新华保险38.8%的股份,之后在2009年讲股份卖给了中央汇金公司,还赚了12.5亿。此次事件中,股东的变动并没负面影响到客户的利益和保单的还清,反而让新华沦为央企控股公司,发售一系列距有竞争力的产品,后来还构建了在A+H股同步上市的逆袭。其中,新华员工也十分高兴,摇身一变出了国有企业的员工。
2010年4月,保险保障基金受托管理巨亏的中华保险75.13%的股份,之后中华保险经营逐渐向好,保险保障基金在2017彻底卖完了中华保险的股份。
保险保障基金最近的一次出手,则是动用608亿接管了安邦保险。从而保障广大客户的利益。
按照现在的相关法规,当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到100%的危险警戒线的时候,保险保障基金就有可能出手接管该保险公司,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保障客户的利益,所以大家对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应该充分的信任。
微信公众号:海洋侃财(licaiyijia),欢迎关注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