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
我以前从不关注生物学,上学期间的知识早还给老师了。又开始听到这个是因为儿子要做基因检测,查遍了所有的问题都是没有问题,医生建议做基因检测。结果就是基因的问题。病症特别绕口,我在网上都查不到信息。对于家长又是医学白痴,什么都不懂,只能选择听医生的。然而医生说基因上的问题没法治。
我迷茫过挣扎过无助过焦虑过,当经历了所有的坏情绪一夜白头之后,我放弃了,自暴自弃,对孩子对我自己,从来没有那么灰心过。
几年的时光在我经常放弃偶尔振奋中过去了。就在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无时无刻都在一起,孩子明显的说出的字词多了起来,我渐渐的对当初医生的话开始产生怀疑。
昨天读到一本书《如何科学的开发孩子的大脑》,书的开篇就在讲基因:
“过去,人们认为基因决定命运。智商一直被认为是出生时就决定的,后天再也无法改变。
尽管基因和身体健康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行为发展,但出生后孩子能够持续接触到的外部环境,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行为构建有着重大影响。
有些基因会休眠,而后天环境会决定这些基因是否能被激活。
家长对孩子持续进行的早期教育,很可能有抑制不良生物特征被激活的作用,比如降低儿童形成多动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看到这些,我更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就好像原来被下了死亡通知书的人又活过来了。
当然,我并不能说书中说的就对,医生说的就错,是我自己还没有尽力去做就放弃了。如果我当初早些知道,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结果,也许可以不用错过这几年宝贵的时光。
但是往事不可追,没有必要一直纠结过往了,希望以后的日子,我能珍惜时间,也早些陪伴孩子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