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中国家规》第15天

读《中国家规》第15天

作者: 刘文莲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23:23 被阅读0次

5:40晨读第181天

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  遗金满籝常作灾

黄庭坚,字鲁直,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

《黄氏家规》

1、重 孝——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凡我子姓亲存者,务宜随分敬养。

译文: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这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与天地一样没有边际。凡是我们宗族成员中父母健在的,一定要按照本分孝敬赡养。

2、和 睦——为人子者,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使我兄叔之和也;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使我弟侄之和也。

译文:做儿子的,告诉他们的母亲说:不要因小财争斗,不要因小事起仇怨,让我们兄弟叔侄保持和睦;为人夫的,告诫他的妻子说:不要心存猜忌,不要计较有无,让我们兄弟叔侄保持和睦。

3、礼让——子弟凡行坐出入,必后长者;即在公祠,遇有应说公事,亦必须从容言之;其尊长亦不得以尊压卑、以长凌幼,法言巽语,随机教诲。行者让路,耕者让畔,文王之化行俗美也。近世有在同族之间,寸土不能相让者,已称鄙陋之夫。况倚富欺贫、恃强凌弱、巧设机关、侵占争夺,天理良心,果安在乎?吾族倘有此辈,讦告公庭,家长共证其罪,以遏浇风。——《黄氏家规》

译文:晚辈凡是行路闲坐出入,一定要在长者之后。即使在公共场所祠堂等地,遇到有应该说的公事,也必须态度从容地交谈。年长者也不得凭着自己的尊位压制地位卑微者或凭着年长的身份欺凌年幼者,要用好的言语与年轻人讲道理,利用合适的方式教诲年轻人。走路的时候让路给别人,耕田的时候把田界让给别人,这是周文王教化万民形成风俗的美德。近来有人即使在同族之间,寸土不能相让,已被人评价为鄙俗浅陋之人,何况是那些凭借富裕欺负贫穷、倚靠势强欺负势弱、巧设机关、侵占争夺他人东西的人,他们本应具备的天理良心,去哪里了呢?我们家族如果有这样的人,要揭发出来并让这种行为暴露在众人面前,大家共同来指证他们的罪错,以遏制这种浮薄的社会风气。

4、崇文——读书乃诫身之本,而显扬宗祖之要务也。必岁延名宿,教育后生,务期典籍精通,文章晓畅;更且敦励行谊,以成大器,斯真读书矣。其供应俸仪,俱不可苟。若以供俸菲轻为便,浪延村学,仅图识字,致滋鄙陋,反墮先声。为父兄者,尚其念之。

译文:读书是修养身心的根本,也是光宗耀祖最重要的途径。一定要延请有名望的老师,教育后生晚辈,务必使后生晚辈精通儒家典籍,所写文章明白晓畅;更应该陶冶情操,砥砺品行,以成为有用之才,这才是真正读书了。给教师的供应礼仪,都不可以随意。如果仅仅为了图方便,给教师的薪俸低廉,导致贻误村学,家长仅仅希望子女认识几个字罢了,导致子女滋生鄙俗浅陋的习气,反而败坏祖宗的声望。家族的长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5、互助——族众人繁,贫富不齐,势所难免。吾族倘有窘迫之家,生不能娶,死不能葬者,在家饶者,当仰体祖宗一脉之意,量力助之。此厚道也。家饶者毋得坐观失所,以玷先人。

吾族附近桥梁道路,每岁秋末冬初,务宜修理。盖不特便于行人,抑且便于自己。又不特便人便己,盖桥梁整顿、道路宽平,往来行人增多少颂扬,地方气象增多少光昌。——《黄氏家规》

译文:家族人口众多,贫富不齐,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我们家族中如果有经济贫困的家庭,对生不能娶妻,死了无钱安葬的人,家庭富裕的,应当体察顾念同宗一脉的关系,根据自家的能力给予帮助。这就是宽厚仁爱的品格。家境殷实之人不可坐观贫困之人流离失所,以致玷辱祖宗。

我们家族附近的桥梁道路,每年的秋末冬初,都要按时修理。原因在于不仅仅是方便行人,还在于方便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方便了自己和他人,如果桥梁稳实,道路宽阔平坦,能够赢得来来往往的行人的多少颂扬,给地方增添多少光彩和崭新的气象呢!

黄庭坚一生奉行“报国、重儒、至孝、清廉”的为人准则,无论是风华正茂时教授国子监,意气飞扬时苏门相唱咏,目光犀利时走笔编修院,还是后来到涪、到黔、到戎、到广西任职,他都以国事为重,不妄为、不贪欲、不自悲、不放弃,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表现了士大夫的松柏气节与淡泊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幸遇名师指路,感恩结伴同行!

相关文章

  • 中国家规

    来源‖国学生活 如今,老规矩,懂的人是越发少,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

  • 中国家规

    来源‖国学生活 如今,老规矩,懂的人是越发少,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

  • 【教养笔记】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就有家规。 但如今,懂得人却越来越少了。那些曾流传下来的家规,既是教养,...

  • 中国家规小议

    偷得浮生半日闲,终于坐下来看了一眼窗外,小雪之日并不见雪,干燥的空气充斥着整间房,外面寒风凛冽,并不想出去晒太阳。...

  • 家规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有校规,班有班规,家也有家规。 而我的家规,那叫一个狠!家规如下: ...

  • 传承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有严明的家规,我家的家规很明确,就是:...

  • 2018-12-16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高家将 2016-02-18 中国古代20大家规家训,持家、旺家、传家 ...

  • 中国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规矩的说法,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必然就有家规。 老话常说:“无规矩不...

  • 第120章——家规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运动,林欣三人大汗淋漓地回到家中,休息五分钟后,便开始排队洗澡,虽说家里不只一个洗手间,但如果两个...

  • 读书打卡412

    读书打卡第412天(20220310) (第52本李金池《中国课堂的奇迹》) 读第200页——240页, 读有所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国家规》第15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q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