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女儿放学,她一只小手上拎着一个纸袋子,另只手上拿个塑料袋,一边不住的把东西往我手里塞,一边抬着头问我有没有带好吃的,我笑着说“你猜?”
我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她答:“老师给我的奖励”
我问:“那你谢谢老师了吗?”
她神气的说:“谢了,老师还夸我真棒!”
我一看原来是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服装和参加家委会表演的一个小奖励。
起初是我自作主张给女儿报名的,当我把这个事情告诉她的时候,她也没表现出反感,估计还是小班的她也不知道情景剧是啥,由于有名额限制每个班级只能有一名,所以要经过两轮海选。第一轮是视频录制自我介绍和一段才艺展示,我给女儿选了一段儿化音的儿歌,并在最前面加了几句老师教的小歌曲,自我介绍放在了中间。这样的选择避免了结构单一、也突出了女儿的语言表现力、以及如果评委老师是她们老师的话听到儿歌也是可以加分的,就这样女儿成功的过了第一轮海选。
结果是好的,但是过程真的一言难尽。一个三岁小朋友在镜头前总是摇头晃脑,不是记不住前面就是忘记后面,不是啃话筒就是跟你闹脾气,一个三分钟的视频录了又录,不要说我一个大人都烦了。
顺利进入第二轮海选后需要现场表演一个小朋友熟悉的故事并且配合手势动作或者儿歌。这次我给女儿选了一个文段重复性比较高,并且主角都是小动物的,比较容易表现小动物的叫声特点和小动作。刚开始把故事大致讲讲,然后我就自己开始表演让女儿当小观众看,接连表演了几天,平常空闲的时候就把故事一遍又一遍的说给女儿听,听到她自己都能复述了,然后我变身观众让女儿表演,准备的时间比较充裕,出来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就这样我们又过了一关。
女儿顺利的进入了情景剧的小演员行列,接下来就是熟悉情景剧的剧本和中间的插曲舞蹈。
但是真正的挑战是到了排练现场,小朋友完全不配合,不是和其他小朋友你追我赶的打闹就是拿着道具不松手,到了排练时间也做不到列队上台,看着其他小朋友都站到自己的位子上,只有我家那位还拿个纸壳子套头上,我当时的心情简直要崩溃了。我不止一次的批评她,有次当场忍不住发飙了,甚至在最后一次排练无奈的想选择退出表演。总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表现不好而影响大家的劳动成果,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也圆满的完成了演出。
这是女儿第二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情景剧表演了。
这次继续报名我最初的想法是她又长大一岁应该比去年好了,结果第一次排练就结结实实的打脸了,和去年相差无几,一到排练场就像脱缰的野马,按都按不住。回到家又是一顿批评,无奈最后只能采取奖励制度,后面的几次排练虽然在台上有一些小动作,在奖励的刺激下,总算熬到演出那刻,只是最终上台后人家还抽空去上个厕所,导致错过了中间半场演出。
女儿从小就是非常活泼好动,经过这两次的锻炼机会,我觉得孩子的变化是对于指令执行的配合度提高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该排练的时候就会自觉好好排练,该休息的时候也玩的不亦乐乎。更敢于大胆的表达,女儿虽然没有台词,但是在有台词小朋友生病没到场的时候,她都大声的把别人的台词补充出来。
我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第一次我时时刻刻盯着她,生怕她做不到老师的要求。第二次我淡定多了,孩子终归是孩子,如果要求她一板一眼的照做,反而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灵动,在一定的接受范围内我不会再去过多纠正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