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壹.
朋友和我讲了个故事。
有一天他们家来了几个小客人,他家的两个娃就把零食搬出来给客人吃。
他正对孩子懂得分享感到欣慰,打闹声传来。
原来是“分赃”不均。他把刚买来的零食分成两部分,薯片给了自家的娃,彩虹豆分给了客人。不多久,两个娃把薯片和客人分享完了,想吃别人的彩虹豆,人家藏着不给他们吃。然后窝里横的娃就跑到他面前撒娇,哇哇大哭。
小孩子哪有健全的分享意识,他把薯片分享出去,只不过那个时候心情好,等到醒悟过来,自己的零食也所剩无几。
别人家的娃呢,可能自幼更懂得“吃独食”,所以与分享无缘。
我把这两种情况称之为“穷大方”和“真小气”。
大方并不是真的大方,小气确实是真的小气。
我和朋友说,关于这件事,我宁愿教我的孩子“穷大方”。
大方的人有大方的心,吃的是小亏。
可小气的人,心眼就那么大,很难成大事。
心若不穷,何愁不馥郁。早晚的事。
贰.
我有段时间“真小气”,这种小气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小气,还是发自内心的小气。
不愿分享也就罢了,可若一天变得自私自利了,那就可怕了。
至今回头看,很多人似乎都会经历这么一段时光。
当囊中羞涩,当被生活逼到“绝路”,当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这个时候,很难去谈什么大方。人穷了,自信就穷了,梦想就穷了,也就变得“真小气”了。
母亲从小教育我,人穷志不穷。后来,我花了很长时间教自己大方。
叁.
刚入职场的时候,最穷的时候兜里每天只有20元零花钱(午饭钱,那时候还没有网上支付)。
有一次同事帮了个忙,想请她喝饮料,可把她拉到便利店才反应过来,兜里的钱请不起她喝贵的饮料。纠结片刻,她似乎看出我的难处,随便拿了瓶便宜的递给我。
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她语重心长和我说:碎娃,别灰心,很快就会过去的。
我们或许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有的可能比这更惨,但身上的穷只是暂时,内心的富裕才是一辈子的。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穷”,内在的自信和梦想才更有生命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更早体会生活的辛酸,更早接触社会的磨砺,也更早锻炼出一颗坚强敏感的心。
所以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早熟。我们赞扬他们,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们比,可是如果生活可以,谁又愿负重前行。
我们只不过是在看另一个自己,评价另一个自己,尊重另一个自己。
人之所以为人,大概也是因为如此。
少年如你,穷时不小气,富时真大方,永远热泪盈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