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微微的惧怕,有丝淡淡的忧伤,更多的是豁然开朗的舒畅,这是我看完《孤独小说家》的感受。《孤独小说家》是日本当代最知名的作家之一,第129届直木奖得主石田衣良的作品,它细腻的讲述了一个名叫青田耕平的小说作家十年来在写作这条路上的心路历程:籍籍无名时的无奈认命与自我安慰;得知新书被削减本就为数不多的初版印刷量时的茫然与无措;被同期出道的作家的优秀作品打击的自信心全无,再写不了哪怕一个字时的忧惧与顽强抗争;初次入围却与大奖擦肩而过时的艰难掩饰失落从容应对;再次入围大奖时面对无数流言蜚语的痛苦与最后的豁然开朗。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5464/3f719c5aba62ead4.jpg)
就是这样,碌碌无奇的作家中的一个,每一个。本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十年后苦尽甘来的大奖摘取,而是无论经历怎样的打击,都能坚持在写作这条并不好走的路上。坚持十年的写作,或许迫于生活的压力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却是青田耕平对写小说的强烈热爱之心。
他说“在这个狭窄而又宽阔的世界里,窝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可以写写自己喜欢的小说,虽不见得有什么大成就,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吧。”
可见无论他的初心在生活的长河中沾染上了怎样不堪的色彩,那纯粹的欢喜还是没能因腐蚀而消逝。
看完这本书后仔细想了一下自己写作的初衷,才恍然惊觉现在写作的心境已然和最初的愿景背道而驰。我为什么要写作呢?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写一本有着自己最喜欢的时代背景、最完美的人物设定、最契合的故事情节的小说,对于一个有着六年书龄的网络小说爱好者,符合口味的小说已被看的差不多了,而且无论哪一本小说,总觉得有不完美之处,“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说的不错,每读完一本或多或少会为某些不喜欢的设定而遗憾,而现在,也终于书荒了,再也没有哪本小说能让我痴迷到熬夜甚至通宵的追着看了,于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契机,萌生了自己写小说的想法。
最初的想法多单纯啊,就是写了给自己看的,一开始也抱着极大的热忱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的写了两万多字。愿景都是美好的,然而,在实现它的过程中总会在浑然不觉间蒙上层层阴影。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在意自己写的文章的关注度,开始在文字发表后焦虑不安的频繁查看反响,也开始为别人对自己文字的评价而心生欢喜或是难掩失落,一切都变了味,只是为了写自己喜欢的小说的那个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迷雾森林,再也找不到设定好的路线,悲哀的,同样再也回不到最初的起点。
不过才刚开始,我却已然忘记自己为什么而写作了。
仔细想来,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天赋异禀、才华过人的作家寥寥无几,更多的是籍籍无名的平庸之辈,同样的,依靠写作名利双收的作家凤毛麟角,更多作家的收入不过刚够裹腹而已,这么看来,写作同其他的每一份工作也相差无几,怎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而来?左不过“喜欢”二字罢了。
我想,即使没有人看我写的文字,我还是会接着写,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写自己喜欢的故事。我也知道,对于外界的评价,我已做不到心如止水,但那又怎么样呢?至少,我永远都会有一个最忠实的粉丝——我自己。
最后,推荐每一个在写作之路上迷茫的写手都看看这本书,找找自己写作的初衷,同时也学学青田耕平的这份坚持,愿你们都能写出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