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少发号施令,让人民更加自然地成长。大风不会刮一个早上,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谁让一切如此呢?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又何况是人呢?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相信道的人,会做与道相同的选择;赞同德的人,行为举止会更倾向于好的德行;倾向失去这些的人,当然也就得到的就是失去。所以做事情遵循“道”,道也同时会帮助你成“道”;做事情遵守“德”,德也会帮助你树立更好的“德行”;而与失道失德同行的人,失也会任由你走向失败。
也就是说,种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追逐什么,对应就会得到什么。
首先,我也是很认可“希言”二字,俗话说“说多错多”,“惜字如金”,什么都说,只会害了自己,少说话,多做事,少言不加更多干预,不加干预,方能更加自然地成长。
再谈长久。我看了一些相关解释,这里的长久应该是对“飘风与暴雨”的延伸思考。也是告诫我们,凡是“狂风骤雨”都不会长久,想要以暴相治,最终会自食其果,终有被停止之时。
再谈谈我最喜欢本章的“同”字。同的力量其实很大,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很容易被同化,好的也是,坏的也甚。所以,这一生,我们选择与谁同行,与什么同行,更为重要。
这个同,是一种认同,而被你认同的人或事会助推你走向成功,也有暗推你跳下悬崖。所以,我们便要去认清自己所“同”的到底是不是真正有益于我们的。
我突然想到了看书这个爱好,我发现当我爱上读书后,这件事本身也会推动我更喜欢读书,书中会推荐更多的书给我,书也会阐述更加吸引我的观点给我,这样的现象不就是“同书”,而“书亦乐得之”吗?
再说懒惰,很多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你越懒,就越想懒,每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动,出门走两步道都觉的累,干一点儿活也觉得透支了体力,其实,这也是一个“懒亦乐懒之”的过程。我们的身体,愈加锻炼与活动,会愈加有力量。我们的大脑,愈加去利用,会愈加的聪明。
所以人们常说,选择很重要。这个选择就是我们同行的伴。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与你同行的每个人,每一个兴趣爱好密切相关。所以,当我们想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我们就去与相近的一切同行。当然,如果厌恶的话,就远离吧。
与光同行,我们向光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