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袁博为什么要把团队起名叫银河,难道是为了比太阳系大吗?
结果刚刚告诉我是大师算的…
我说格局不可能那么小…

但我知道不管这个团队叫什么名字,我们都能接受它,毕竟团队的核心其实是“我们”。
“我们”是谁呢?
“我们”是一群发现了保险行业美好前景,愿意承受压力奉献其中的志士。
“我们”是一群经历过身边人认同与排斥,还能一直坚守内心选择的能人。
很多行业同仁也是这样,但“他们”不是“我们”。

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个单打独斗的兵,“我们”是一个包容彼此,互帮互助的集体。
最开始的我们,是一个个从其他保险公司逃离出来的散兵,很感恩前职公司带我们入行,但基于个人选择不得不转换平台。初时面对市场惊慌失措,发现好多相似经历的朋友,于是选择抱团取暖,本着善良的心互帮互助。
后来的我们,因为袁博认识了恩守总,在17年4月的一堂课,把什么种子突然种下了。
17年6月底袁博组织一次私下的聚会,向“我们”透露恩守总要来大陆的消息,并且表达了他无条件跟随的决心,真诚的邀请我们一同前往,一再强调,绝不强求。
我尤记得狭窄的房间里,好几个同伴的回答都是——袁博去哪儿,我去哪儿。
当然,杨健的话前面,可能还加了个:丫的。
好多人包括我在内,本着加入也不吃亏的心态,也表示愿意跟随。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方胜磐石。
很惭愧,到现在,我对公司还是不胜了解。
但很高兴,我对我们的团队却是越发熟悉。
这份熟悉得益于每周三恩守总的培训课程,它让我们对会云姐的家庭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它让我们对悦涵的成长有了立体的认识,它让我们对袁博的进步感到衷心的喜悦。

但是学再多的课程,也无法帮助我们打败心魔,我们的障碍依旧很多。
昨天,大哥在演讲结束以后,邀请了马来西亚连续8年的冠军Normen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段鼓励的视频,看的我们都十分感动。

看完视频我对岑老师说:我们真的很幸运,遇到袁博,因为他又遇到恩守总,他们都是很善良的人,有爱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个行业残酷的地方,巨大的流失率的背后是保险公司降低成本的一大策略,招募新人来销售保单带来的投入产出比远高于培育一个在低谷中的老人。磐石有恩守总那么强的品牌号召力和双A系统,何愁没有新人加入,何苦为了我们这个团队,付出那么多心血。
我和岑老师都不约而同看了好几遍视频,思绪万千。

今天有感而发写下这些文字,希望分享给大家,让我们铭记这份感动,为自己,为团队,做出更大的努力突破自己的障碍,让埋下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