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一度把人工智能称为认知计算:我们的认知是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计算,从大量数据和信息当中获取对于世界和人的认知,并形成判断,作出决策。从某方面讲,人工智能的研究要依赖于认知科学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研究也在催生认知科学的发展:在人类试图造出一台能够具有认知能力的机器的过程当中,才越来越了解到认知到底是怎么回事。
Oracle的本意是神谕,神给人的启示,或者神给人的指示和告诫。
在任何一个文明中,都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文化软件——宗教。宗教的本质是想象:设定有一个在控制和管理这个有形世界的主宰者,人的生存和行动要具有有效性的话,就必须要洞悉这个顶级上司的种种意图,否则,所有的行为要么是无效的,要么会导致巨大的灾难。
哲学名言“认识你自己”就是一个神谕,它是雅典人到德尔菲神殿去求神意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签上写着的几个字。这种行为,在人类早期也是存在的,比如今天该不该去打猎,该到哪儿去打猎,打猎的效果好还是坏……人是不知道这些的,就要问天。怎么问呢?原始人打完猎以后,把肉吃了,用骨头——上次行动的残余物作为一个介质,去获取天意。他们一般会把动物的骨头放在火上烤,骨头上就会出现裂纹。至于裂纹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部落的权威知道——这个权威既是部落的政治首领,也是部落的教主,他看见裂纹以后,会告诉其他人“哦,今天应该朝东南方向打猎,会打到不少猎物”——兽骨上的裂纹就叫oracle,神谕。
Oracle也是一家数据技术公司的名字。意思就是:通过大量数据处理就能获得一种先知般的能力,能够为你的判断和决策找到坚实的依据。Oracle的中文被译成“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神谕。甲和骨是不一样的,甲是乌龟的壳,骨是动物的骨头,它们上面刻的文字都和天意有关。
最原始的时候,人类只看裂纹,后来裂纹变成了文字,求神谕或者天意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中国,有两种方法,占和卜。卜是象形字,就是一个个裂纹;占比较复杂,是把一种特殊的草——蓍草,割下来晒干,剪成整齐的小棍,用来作为一种计算的工具,就像算盘是一种计算工具一样。通过占卜的复杂操作,可以得出一组数据,这些数据由两种数组成:阳数和阴数,也可以简化成1和0。由1和0组成的6个数位的数字,就叫一卦。算出来的一卦就对应地写着一行行文字——《易经》算卦就是这样来的。
今天的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也可以说是一种基于最前沿科技的特殊“巫术”,它的功能是预测未来,手段是确立算法、收集数据。
认知的形成也是如此,中医里的望闻问切都是数据的收集,当然,有经验的老中医存储的数据不仅仅只是通过望闻问切而获取的单个数据,而是他头脑当中存储了过往生活中的大量数据,经过我们不知道的复杂计算,得出一系列判断,然后给出一个处方。巫术也好,中医也好,数据和智能技术也好,不管有多大的差别,它们的相通之处就是获取认知,把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秘密挖掘出来,这是一个解码的过程。
作为西方科学源头的古希腊科学传统,就是从这种看似荒诞无稽的具有巫术色彩的行为当中脱胎出来的。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还有一个身份: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我们今天对神秘主义有很多负面的理解,但实际上,“神秘”在希腊文的本来意思是“在后面隐藏着的东西”。神秘主义是不相信眼前看到的东西,总是去寻找藏在后面的隐匿着的信息,从而获得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知就是通过特定算法,依据数据进行计算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