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黄沙与蓝天

读书:黄沙与蓝天

作者: AgnesAware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3:25 被阅读0次

[著]常沙娜
[执笔]蓝素明
[整理]崔岩、施磊、崔东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La Saone是法国里昂的一条河,常沙娜的名字就来源于这条河,多么美丽的名字啊。在看过沙娜父亲常书鸿的自传《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之后再来看女儿沙娜的自传,有一种历史传承的意味,这中间,除了天然的血缘关系,敦煌更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贯穿于父女的一生。

其实在阅读本书以前,我已经看过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常沙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由林晴执笔撰写。因此在看此书之前对常沙娜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两本书的写作角度在某些点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说他人采访调查后写就的传记更多是侧重大家眼中的沙娜以及她对国家的贡献的话,那么沙娜本人亲自投入的传记,则感觉更加有人情味,更多的篇幅描写了她本人在这一生重要时刻的感受。林晴的书写的比本书晚,因此前者的参考文献中也包括了本书和常书鸿自传中的一些内容。

本书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令我感到沙娜是一位非常有韧性的女性,不管是从早期母亲的出走扛起家中的责任,在敦煌跟着父亲的同事和学生临摹壁画,初到美国的生活学习,在林徽因和梁思成身边的两年学习,参与十大建筑的部分工艺美术设计,在工艺美院的教书生涯,以及在工艺美院做院长期间承担的责任,还有面对家庭变故时候的坚强。这些履历在今天看来,虽然她没有正规学校的文凭,但绝对也是非常厉害的经历了,但仔细阅读她的经历后,就会发现这每一步走来都非常的不容易。并不仅仅是外人看到的她在年轻的时候遇见那么多现在非常知名的艺术家,或者是作为女性成为了高等学府的院长,这些表面看着有很大的光环效应。

但仅就艺术造诣这一块,她在敦煌度过的日子是非常艰苦的,临摹壁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加上当年敦煌的环境比较恶劣,临摹条件有限,物资匮乏。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练就了很好的童子功,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坚持下来。后来她与父亲在兰州一起举办了父女敦煌壁画的临摹展,吸引了后来资助和担保她去美国读书的美国人叶丽华,足以说明她当时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的不错。

但仅有艺术造诣还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从她回国开始参与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中的工艺美术部分设计,还是她将敦煌元素运用到现在工艺美术上的功力,这些事情的背后,都能看出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性,不但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她对指导过她的前辈和同事都非常的尊重,对于他人对帮助都很感恩。没了解她之前,都没想到过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天顶花灯,民族文化宫的大门装饰都是出自她之手。但在书中她非常谦虚的认为这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可是如果没有她早期的艺术功底,这些美丽的图案可能也不会出现。对身边人的尊重,以及谦虚好学的态度,在这样有才华的女性身上,真的令她整个人都展现出很大的人格魅力。

其实也是最近几个月才开始了解常沙娜,原因还是因为现在敦煌壁画运用数字化模式的宣传开始热门起来,在各大城市的美术馆都有敦煌壁画的复刻画展出。回头再去看敦煌研究院的历史,看了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献身敦煌的经历,偶然发现常先生的女儿沙娜也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在阅读这本自传中,关于敦煌的部分,不仅看到了历史的敦煌,更是看到了现代的敦煌,如果说父亲常书鸿让更多人知道了敦煌,那么经过女儿常沙娜的努力,是将敦煌壁画上的元素运用到了现代工艺美术上,让普通人在生活中就能够接触到我们古老的艺术文明,这个贡献其实才是她作为艺术家最有魅力的地方。我们不仅只是欣赏历史的敦煌,更是要将敦煌的艺术价值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国家原来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我们的生活还可以这么美好,有这样的审美。

关于沙娜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写的地方,对于她本人的敬佩,她的人格魅力很多都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仅仅对她整理出版过的关于敦煌艺术的研究,就已经非常吸引着我一步步往下看。非常开心能够看到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能够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如果没有她的付出,这些古代艺术还会离我们很远,现在至少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就开始了解敦煌,了解敦煌的图案,等到真的到了敦煌那一天,我想将会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关文章

  • 读书:黄沙与蓝天

    [著]常沙娜[执笔]蓝素明[整理]崔岩、施磊、崔东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La Saone是法国里昂的一...

  • 蓝天、黄沙、绿洲

    那点清绿, 植根于沙土, 面对着蓝天。 投影落下, 渺小的绿荫一滴, 一抹,一线。 蓝天与黄沙共存, 天地间绿洲一...

  • 古城在湮灭

    我在这古老的城市里, 与心情相连的是沙漠, 我心中那一点点绿洲, 与黄沙相伴, 飞鸟伴着黄沙起舞, 蓝天与雾霾仅一...

  • 古城,荒漠

    我在这古老的城市里, 与心情相连的是沙漠, 我心中那一点点绿洲, 与黄沙相伴, 飞鸟伴着黄沙起舞, 蓝天与雾霾仅一...

  • 小童行走·阿拉善 敦煌(2)

    清晨,刚从睡意朦胧中醒来,所有人便聚集在一起,举办读书会。今天就读的书目是常莎娜的《黄沙与蓝天》,给我的感触颇为...

  • 前朝古物何处寻---记西北行第五日

    当一切归于尘土时,留下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今天沿路的依旧是黄沙与戈壁,蓝天与白云...

  • 黄沙与想象

    我在西北的戈壁呐喊与彷徨, 纵然黄沙漫天, 却无时无刻地涌起对春天的想象力。 幻想着夜雨剪春韭, 期待着徜徉在花田...

  • 草原风情归时赏---记西北行第七日

    又回到青海了:从甘肃到青海了。 沿路的风光与蓝天白云又更换了:从戈壁与黄沙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从盆地又到了戈壁...

  • 讲真的,余生好好过,把日子过成诗!

    夏天和大西北最相配,有蓝天与黄沙相依偎,大风一路向我心头吹,直到心间无余事,只容得下眼前的风景! ...

  • 天净沙 灯塔

    蓝天碧水黄沙 海鸥浅浪晚霞 远帆孤岛灯塔 暮色如画 怎么就缺个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黄沙与蓝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v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