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小衔接,你准备好了吗?》
不要笑我,我这本书买了一年,找了很久找不着(我家放置书得多乱)。找到了赶紧恶补,迅速阅读。前面大部分都是关于大班应该做的准备,可惜我错过了。没关系,就当对自己的一个审核吧!有些方法和技巧还是很赞,值得学习和借鉴。

2.《玛格丽特小镇》
这是第二本。非常喜欢加.泽文的作品,《岛上书店》《时光倒流的女孩》《玛格丽特小镇》。温暖,特别,却又让人看完,有些深陷。通篇像是一个父亲写给女儿的信,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的信。我喜欢那段对家,对爱的描述。
“你的余生都将和同一个人一起入眠、一道迎接清晨,即便你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这些才是爱的体现。”
“这座城池将成为你的家。当然,不像你从前生活的那个家。它将是所有家里最像家的家。”
“这座城池里有爱。这座城池里也有哀伤。在这座城池里还将有富裕、贫穷、善良、龌龊、疾病和健康等等太阳底下存在的一切。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一座城池,简。对你来说,如果走运的话,它将成为你在地球上的唯一一座城池。它将成为你新生的地方,也将是你死去的地方,以及承载生死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地方。”
“在你身上,我找到了永恒;在你身上,我会重生。”
爱一个女人一生,意味着要去爱一个少女,一个少妇,一个忙忙碌碌的中年妇女,以及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太。
那么爱一个男人一生,也是,对吧?
突然觉得我要重新思考我的爱,思考爱是什么?我会不会,也写一篇故事,留给乐乐?

3.《关上门以后》
相信吗?我从来没有看一本书,有这种感觉,惊悚,恐惧。即便我在看东野圭吾的作品,也未曾有这种感受。
杰克多金,英俊潇洒。格蕾丝,优雅,充满魅力。外表看,他们如此般配。事实上,杰克有些变态,囚禁了格蕾丝。通篇都是格蕾丝恐惧,倍受折磨煎熬的过程。我看得很害怕,心里揪作一团。可是好奇心还是让我继续,然后梦里恍惚一片。因为我也想知道,最终格蕾丝杀了杰克没?
是的,她成功了。
而我突然对身边看到的美好表面充满怀疑,他们的内在如一吗?一想到杰克英俊外表下如此不堪,就觉得以后看到帅的人会不会本能也想逃?会不会有阴影?
这也是我很少的,读完再去看豆瓣评论。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被虐。
我应该不是在某推荐看到买的,是在动车站书店看到而后买的。不是我看的类型。但我还是很感激这本书这几天的陪伴。至少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性。是什么让一个人扭曲成这样?至少看到一个人的阴暗面,也是始于他最原生家庭带给他的,而无力改变,拧成邪恶。
一个人,如硬币两面。

4.《知更鸟女孩》
米莉安,一个能看到别人死去的画面,也就是她有超能力,可以灵视。她经历了很多无能为力,她曾经想去挽留九岁的男孩,可惜终究逃不过命数。
有一天搭车,她遇到了温暖善良的路易斯,她喜欢他,却也看到了他的死亡画面却无能为力。她极力而勇敢地去改变,最后,战胜了命运。
书中米莉安爆很多粗口,脏话。不知道为什么看了觉得很痛快,哈哈,大概人生很多时候,都会需要来那么几句才畅快!我没看作者简介,误以为作者是女性,片尾介绍才看到原来是男性作者。也就解释了。
好吧,因为是男性的角度,所以书中有很多格斗场面,也有很多凶杀镜头,看得我好几次手紧紧抠住喉咙。又特别好奇路易斯死了没,连续几天忍耐住了才没去看结局。
我也喜欢文中很多带禅理的话,细细品味,真好!在很多描绘上,词汇也美,所以一边看,一边觉得美妙的,划了线记号。
“我们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是由一系列的事件交织而成。每度过一段时光,每做一件事,哪怕一句充满爱意的私语或者一个愤恨的手势,都只是生命发条上的一次微小震动,经历无数次震动,直到有一天,某件事击发了生命的闹钟,铃声响起,我们的生命也便走到了尽头。”
死亡总让人感觉孤独,能看到别人的死,是幸还是不幸呢?
……
每看完一本书,总想和人分享,想哇啦哇啦。但是知道,阅读本身也是孤独而私人的,那些感受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或许有一天,我会知道你们的感受,交流一下,何妨?
这本书还有2.3,又手痒了,因为好奇心,想知道米莉安后来怎么样了。

5.《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本入于两年半前。很惭愧,直到某一天我店里手头书看完了,我打电话给老王让他家里帮我带一本书来,然后他站在书柜前随口念了几本。我说,好吧,就是它了。
这本作品久负盛名,所以在读的时候,有些压力,有种念想要去深入了解,它出名在哪儿?而我读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于是我搜了书评。
我想,作者要表达的深意,可能我需要在以后的不同阶段没有带负担去读,会有更大收获。
盖茨比怀抱伟大梦想,却又破灭。而他曾经深深迷恋的爱人啊,却依然过着自私冷漠而又纸醉金迷的生活。
读完,有些淡淡的忧伤,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请原谅我真的写不出更多的感受,等待某一天吧,再重读,再相遇,或许会有不同感受。

6.《骑鲸之旅》
这本是我用了三四天时间,陆陆续续在店里看完的。这本我在四年前读过,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两年八个月的亲子共读,可还是毫不犹豫的收了粲然老师的《骑鲸之旅》。
因为做彼岸书房,我需要重新学习。再读每一篇粲然老师对绘本的理解,对共读的绘本的深度解析,我收获慢慢。把自己放于孩童的角度吧,和他们平视,和他们握手,和他们表示诚意:我们来共游吧!
好多篇,你去了解绘本作者创作的背景,当时他们正面临什么,再去重新翻绘本,竟然想哭;竟然哈哈大笑,心领神会……然后,满怀感激,致敬他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孩子们的爱
谁说绘本只适合幼儿园孩子?错了,也很适合正值盛年的我们,让我们放下烦琐,让我们重返童年,让我们重拾那些珍贵的记忆!也让我们放下作为成人的各种骄傲,和居高临下的心。
感谢这本书,在我重读时,脑子里一一浮现了和乐乐这几年的共读时光,真是美好而丰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