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和阅读是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读书使人知理,读书使人豁达,读书使人恬淡,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阅读是法古今完人,找准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正如大学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让人终身受益。 生活中如果没有书籍,正如黄山谷所说: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言语无味。阅读使我学会成长,退去了稚嫩,因为读书,让我懂得要有敬畏之心,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我便不再迷茫。也是因为阅读,使原本浮躁的心灵归于宁静。
—题记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我还未白首就悔读书迟。还记得18年那天,我被临时指派代表我校去县城参加演讲比赛,要知道离比赛就剩三个小时的时间啊,平时不喜欢读书的我,心里就断定写不出任何东西,果不其然,面对打开的WORD,我大脑一片空白,也许是紧张的原因,导致头晕乎乎。我趴在桌子上,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整理好思绪,重新敲击键盘,把我从教半年来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一一描述,虽然语言缺乏美感,但至少感情真挚,心里顿感开朗不少。但是在演讲的时候,跟他人比着,还是差的不止一点,用一句十万八千里并不为过,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阅读,没有读书破万卷,哪有下笔如有神的传奇?
每天晚上到孩子睡着的那时,便是我开始阅读的时刻。因为之前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所以家里也就没有别的书籍,就翻翻孩子的故事书来看,刚开始的时候读着读着就走神了,只记得读的书名,还有模糊的故事情节。第二天我们三个围在一起吃晚饭时,我发现儿子边吃饭边读的就是我昨晚读的书,我就随口问了一下,里面写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样了,没想到儿子还说的头头是道。我羞愧极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竟然读得都比我用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都会跟儿子交流一下当天的读书的心得,我们谈到皮诺曹,还谈到稻草人里面的蚕和蚂蚁,有时候因为他们的悲伤我们也会悲伤有时候因为开心而更开心。
有人说: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一定能够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学生。我想一个热爱阅读的妈妈也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也一定能够影响另一个孩子。于是每天晚上洗嗽完毕,我都要打开书本来读,儿子也拿出他的故事书看,三岁多的女儿也嚷着要她的书本,虽说听不懂她读的什么,我却很开心,这大概就是环境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18年学期期末校长给教师一人发一本《致教师》,要求回去研读,并写下心得体会。我自认为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最有深意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今天我又坐下来认真读了一遍,对阅读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良好的阅读习惯,像是生命中的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和力量,指引着生命中明亮那方。新教育提倡师生共写共读,就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仅能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够得到调动,更能使孩子们真正的活跃起来,亦能使教师的灵感激发出来,从而更好的教学。专业的阅读与写作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成长,幸福的过程,麦苗青青的老师《幸福在哪里》正是说出了这个道理。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教鞭下,
也不在分数里,
她在诗意的晨诵中,
她在美妙的午读里。
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暮省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灯光下,
也不在题海里,
她在温馨的共读中,
她在欢快的共写里。
走进新教育,从此我们就过上了一种全新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晨诵,到午读,再到暮省,没有了往日的埋怨,没有了今日的唠叨,没有了以后的忧虑,只有对现在生活的把握,一切繁杂,我们都让它归于平静;一切匆忙,我们都让他归于安宁。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厚度,通过阅读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私以为:阅读的意义在于超越世俗生活,建立新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心灵的发育史,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进入死循环。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所以可以这么说:爱上阅读,成就生命中最好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