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谱编修指南@答问
修家谱修的是血脉桥梁

修家谱修的是血脉桥梁

作者: 柳育龙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2:19 被阅读3次

家谱,给每个人一个历史位置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成人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着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文化意义上的“身份证”。

家谱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以便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使囿于时代所限的单薄生命变得丰满,纸片般扁平的人生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了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无论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家家都有一本“账”,姓姓都有一部“书”。

家谱,抢救普通人的历史记忆

通过家谱,菲律宾已故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确认了祖籍在中国福建鸿渐村;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后裔;朱棣文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时,就通过媒体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祖籍:中国江苏太仓;原来韩国也有孔子的后裔,是在韩国孔氏大宗会副会长孔树泳带着族人来曲阜寻根,通过一份家谱材料才得以确认……

华人寻根被称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我们所有的先人都不会知道我们,但我们应该知道他们。通过寻根,能够看到一代代人的追求。

面对着这些祖先的名字,阅读着关于他们的记录,人们可以想象,父亲的父亲的父亲,曾经有过怎样的人生。虽然他们的故事早已湮没,但是他们的基因和血液,却流淌在后代身上。这种感觉,特别神秘和神奇。

不让“族人”变“路人”

以前不少年轻人听到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就不耐烦,看到家里的老物件儿就觉得过时,其实都是不明白这些东西所承载的家族文化和历史。城市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也进一步打散了失去聚居地、无枝可依的家族文化。

而家谱具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作用。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

今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国门,难免有时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了族谱联宗,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人在他乡,路人不如乡人,乡人不如亲人,有了家谱,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联接到那份血肉亲情,并且更温暖、更深厚。

家谱不再“重男禁女”

近年来,中国民间开始出现重修家谱热,以寻找自己家族发展的“基因图谱”。比之情感、血缘层面的寻根,家谱的诸多价值正日益显现。

现代修谱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修家谱不再“重男禁女”。在封建社会,女人是进不了家谱的。而现在续修的家谱中,开始有新的时代特色,不但女性可以进入家谱,而且优秀的女婿也可以进家谱。在家谱中的位置和篇幅并不以地位论,而是以对社会的贡献来决定。

也许不是每个家族、每个人都还会去修谱,但渴望家谱并寻求来去归宿的人,却一直都有。

相关文章

  • 修家谱修的是血脉桥梁

    家谱,给每个人一个历史位置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

  • 家族文化

    曹氏三修 一、修家谱 家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延续血脉亲情的重要载体,是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

  •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普通人修属“犯上”

    核心提示: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

  • 儿子修家谱

    三年前,一位同辈拟了家谱,我用手机拍了照,答应整编打印。然而,一晃三年过去了,未曾拿起这项任务。 跟随胡老师学习家...

  • 家谱

    最近帮老家联系印刷公司做家谱,也是几经周折,今天总算从印刷公司拿到了家谱。 我家这次是新修家谱,老的家谱被侵华日军...

  • 中国家谱概述05--谱序

    谱序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举凡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缘由、修谱目的、修谱经过以及修谱理论等诸多家族修谱重大问题都...

  • 名字

    如果按家谱 ,我是修字辈 。名字中间的那个字是修。 如果那样的话,我的名字是三个字,听说曾经按修娟拟过。 而实际上...

  • 有为青年 | 蓝田80后作家柳育龙编撰家谱

    “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家谱撰修和传承。我常常在想,一个家族在历史更迭、大起大落之际,为什么有人撰修家谱并传承下去?直到...

  • 徽州为何热衷修家谱?

    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盛世不仅会修国史,盛世也同样会让一个个家族有时间、精力和金钱纂修家史。徽州的家谱很多,得以...

  • 续修家谱序言

    国无论大否,皆有其史;地无论广否,皆有其志。故,家族无论大小与否亦当有其家乘,上可缅怀祖宗,追颂先德;下可传递精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家谱修的是血脉桥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y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