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473383/2002369e57aa64b8.jpg)
姐、老妈、老舅坐同一辆车回乡下。
行到半途,老舅说好渴。他出门没带水,路边也没有卖水的。
见姐手里捧了一个保温杯,妈说:“西儿,你把水给舅喝一口。”
姐没有出声,也没有把杯子递出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9473383/4ed66a100ad7d750.jpg)
晚上回到家里,收拾停当,看电视的时候,姐跟妈说:“妈,你以后别叫我把水给别人喝,说了我也不会给他喝……”。
不等姐说完,妈腾地起身,摔门而出。
姐愣愣地搞不清状况,但很明显,妈恼火上头了。
姐发了条信息给我:“又把老妈得罪了”。透过屏幕,都能感觉到她的无措。
![](https://img.haomeiwen.com/i9473383/03340771f99dd14f.jpg)
旁观者清。
姐想说的是:我的杯子,给妈喝还行,怎么可以给别的男人喝。
妈理解的是:女儿明明有水,就是不给舅喝。嫌弃舅,就是打我的脸。
代沟无处不在。
我们这一代人,谁都不会拿别人的水杯喝,也不会把自己喝过的水给别人喝。
但爸妈那一代,在温饱线上挣扎求生,别说水杯了,连牙刷、内裤都可以共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9473383/5c15e0b56382a112.jpg)
年纪渐长,越感觉到维系父母子女间亲昵的吃力。
俗话说“老小老小”,老人家在某些方面,越老越像小孩:情绪化,求关注,不听不听。
年轻人当然必须包容。
可再怎么注意,总有说话不顺心的时候,有做事不如意的时候。往往他们生气了,我们才后知后觉。结果他们不痛快,做子女的也自责,大家都不开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9473383/1caa3111a06eb14b.jpg)
特别希望,陪伴父母的时候,带给他们的都是快乐,而不是添堵。
无意添堵的次数多了,再给买件衣服、帮收拾家务、在一起说话,都会不自觉地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
久之,甚至变得有点畏手畏尾,聊天怕说错话、做事怕做得不称心。无话不谈、深入交流,更是不存在的。
有时候会想,不做、不说,是不是他们会更开心一点?
明明最亲的人,不在一起时牵肠挂肚,在一起了又相看生厌。
![](https://img.haomeiwen.com/i9473383/50eaf9e965c634d7.jpg)
电影《后来的我们》中,
见清回老家过年时,劝独居的爸爸和他去北京:“我离开你去北京我干嘛去了,我不就是希望咱们可以过点好日子嘛!这道理你不懂啊?”
见清爸:“那是你的好日子,我的好日子就在这。你以为你有俩钱就可以安排别人生活?”
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妈妈。
但如何爱,却是我们这一辈子,都没有及格的功课。
网友评论